
【醫】 latex; latices
在漢英詞典學框架下,"乳汁"作為生物學術語具有多層含義。其核心定義為哺乳動物乳腺分泌的白色或淡黃色生物流體,英語對應詞為"milk",常見于《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20)及《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十版(牛津大學出版社,2023)。該詞項包含以下專業維度:
生物化學構成
主要含乳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乳糖、免疫球蛋白及脂溶性維生素,具有營養傳輸和免疫保護雙重功能。中國營養學會《乳品科學大辭典》(科學出版社,2018)記載其蛋白質含量達3.2-3.5g/100ml。
跨學科應用
醫學領域特指母乳(human milk),如《中華兒科雜志》母乳喂養指南(2021版);畜牧業則區分牛乳(bovine milk)、羊乳(caprine milk)等品類,參照《畜牧學名詞》國家标準(GB/T 31145-2014)。
文化隱喻延伸
在文學翻譯中常轉喻為"生命源泉",如《紅樓夢》霍克斯譯本将"乳汁之恩"處理為"the nourishment of maternal love"。此用法可追溯至《說文解字》"乳,人及鳥生子曰乳"的本義闡釋。
語義場差異
英語"milk"涵蓋更廣,包括植物乳(almond milk)等非動物源制品,而漢語"乳汁"保持嚴格的哺乳動物屬性。該差異在《新世紀漢英大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中有明确标注。
乳汁是哺乳動物雌性個體産後由乳腺分泌的液體,主要用于哺育幼崽。以下是該詞語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基本特征
乳汁呈現白色或淡黃色液體,主要成分為水(約占87%),含有蛋白質(如乳白蛋白、酪蛋白)、脂肪、乳糖、維生素、礦物質及免疫球蛋白等營養物質。其分泌受雌激素、孕激素、泌乳素等多重激素調控,嬰兒吸吮動作可刺激催産素釋放,促進乳汁排出。
二、階段性分類
三、生理與文化意義
中醫典籍記載乳汁"味甘鹹、性平",有安神益智功效。晉代《抱樸子》更記載張蒼飲人乳延壽的典故,反映古代對乳汁營養價值的認知。現代醫學強調母乳喂養對嬰兒腸道菌群建立和免疫力發展的重要作用。
四、特殊說明
牛乳與人乳成分差異顯著:人乳乳白蛋白占比超70%(牛乳僅18%),更易消化吸收。乳汁中的低聚糖還能促進益生菌生長,抑制病原體。
安普羅铵丙緩脈靈補充特性布魯格施氏指數草酸氧銻鉀粗魯的低位甲狀腺二縮甘露醇非營業收益蜂花烷C30H62分散系數工程驗收管理信息語言互換性生産堿中和值交換零件科伐鐵鎳钴共膨脹合金可交換矩陣庫存盤點流動性優先螺旋哌啶烯脈沖回波計内患權宜處置權雙旋光四部份發訊算術關系威爾遜氏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