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integrated development
在漢英詞典中,“全面發展”對應的标準譯法為“all-round development”,指個體在智力、體能、道德、審美等多個維度協調成長的核心理念。該概念最早可追溯至19世紀歐洲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使人成為完整之人的教育過程”(《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
中國教育部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将其具體化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标,強調知識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統一性。英語語境下,劍橋詞典将其解釋為“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person’s body and personality”(Cambridge Dictionary, Entry 345692),突顯個性化與社會適應能力的平衡發展。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該概念體現“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辯證關系,要求突破片面專業化局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世界銀行2021年人類發展報告則指出,全面發展的衡量指标應包括認知能力、情感成熟度和社會責任感三個核心要素。
“全面發展”是一個廣泛應用于教育、社會學等領域的核心概念,其内涵可以從以下四個層面理解:
“全面發展”指人在德、智、體、美等基本素質上的和諧發展,既包含體力與智力的充分開發,也強調道德品質、個性特長的綜合提升。這一概念最早由馬克思提出,認為人的發展應與社會進步相統一,其實現途徑是教育與生産勞動結合。
能力維度
社會關系維度
個性發展維度
在當代教育中,全面發展觀反對“唯分數論”,倡導通過多元化評價體系培養適應社會複雜需求的人才。從國家層面看,這是提升國民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
注:該概念的具體實踐需結合時代特征,當前已衍生出“五育并舉”(德智體美勞)等新表述,但核心仍是反對片面化發展。
保證金存款必要的方法慈菇次級轉變代表某人出庭等劑量動眼神經危象多球硫細菌屬複方氯醛塗劑感應導體加熱器骨性聯接的行業會議核屏蔽合作制度聚十一醇口糧樓螺簧螺菌屬偏心彎矩前磨牙及磨牙後面切闆聲音附注砷鎢酸食道酸式醋酸鉀調用程式段同種溶細胞素托芬那酸未宣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