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脂劃線培養英文解釋翻譯、瓊脂劃線培養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gar streak culture
相關詞條:
1.agarstreakculture
分詞翻譯:
瓊脂劃線的英語翻譯:
【醫】 agar streak
培養的英語翻譯:
bring up; cultivate; culture; develop; foster; rear; train
【醫】 cultivation; culture
專業解析
瓊脂劃線培養(Agar Streak Plate Culture)是微生物學實驗中用于分離純化微生物的經典技術,其核心原理是通過分區劃線法稀釋樣本,最終獲得單一菌落。該技術的英文術語可拆解為"Agar"(瓊脂,固态培養基基質)和"Streak Plate Method"(劃線法),常被譯為"Agar Streak Culture Technique"或"Quadrant Streaking on Agar"。
操作流程解析
- 制備瓊脂平闆:将滅菌的液态瓊脂培養基(含1.5-2%瓊脂粉)倒入無菌培養皿凝固形成固态基質。
- 滅菌接種環:使用金屬接種環在火焰中灼燒滅菌,冷卻後蘸取微生物樣本。
- 四區劃線:在瓊脂表面進行連續四區劃線(如圖示),每區之間灼燒接種環,通過機械稀釋降低微生物密度。
- 恒溫培養:倒置平闆于37℃培養箱中孵育18-24小時,觀察不同區域的菌落形态。
應用價值與标準依據
該方法遵循《臨床微生物操作規程》(CLSI M07-A11标準),在醫學檢驗中用于尿液、痰液等标本的病原菌分離。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細菌分析手冊》第4章明确指出,劃線培養是獲得純培養物進行生化鑒定的必要前處理步驟。
權威參考文獻
- 美國微生物學會(ASM)實驗指南:https://www.asm.org/Protocols/Streak-Plate-Method
- 中國微生物學會《微生物學實驗技術規範》:科學出版社, 2022版
- FDA《Bacteriological Analytical Manual》: https://www.fda.gov/food/laboratory-methods-food/bam-chapter-3
- 世界衛生組織《臨床标本處理指南》: WHO/CDS/EPR/2006.6
網絡擴展解釋
瓊脂劃線培養是一種微生物學中常用的分離純化技術,結合了瓊脂作為培養基的物理特性與劃線法的操作步驟,以下從定義、原理、操作步驟和應用四方面詳細解釋:
1.瓊脂的作用
瓊脂是從紅藻類植物(如石花菜、江蓠)提取的天然凝膠劑,常溫下形成固體基質。其特點包括:
- 熱可逆性:加熱至約85℃溶解,冷卻至40℃左右凝固,便于制備固體培養基。
- 穩定性:不被大多數微生物分解,提供均勻的支持結構。
- 透明度高:便于觀察菌落形态。
在微生物學中,瓊脂常與營養物(如蛋白胨、牛肉膏)結合制成營養瓊脂培養基,用于細菌分離和培養。
2.劃線培養的原理
通過機械稀釋法逐步減少樣本中的微生物密度,最終獲得單一菌落。核心原理包括:
- 梯度稀釋:接種環在瓊脂表面分區域連續劃線,每一區域微生物數量遞減。
- 純化作用:末次劃線末端可能僅含單個微生物細胞,繁殖後形成獨立菌落。
3.操作步驟(以四區劃線法為例)
- 準備培養基:融化并倒入無菌培養皿,冷卻凝固成瓊脂平闆。
- 滅菌接種環:酒精燈灼燒後冷卻,蘸取待分離的菌液或菌落。
- 分區劃線:
- A區:密集劃3-4條平行線(初始高濃度區)。
- B/C/D區:燒接種環後依次在後續區域劃線,每區與前一區部分重疊,逐步稀釋。
- 恒溫培養:倒置平闆于適宜溫度(如37℃)培養24-48小時,觀察菌落分布。
4.應用場景
- 純化菌種:從混合樣本中分離單一菌株,如臨床樣本或環境樣本中的病原菌。
- 菌落形态分析:通過菌落大小、顔色等特征初步鑒定微生物種類。
- 制備純培養物:用于後續實驗(如藥敏試驗、生化鑒定)。
補充說明
劃線法需嚴格無菌操作,避免雜菌污染。不同培養基(如卵黃瓊脂、營養瓊脂)可針對性篩選特定微生物,例如卵黃瓊脂用于梭菌屬的鑒定。如需完整操作圖解或具體案例,可參考微生物學實驗手冊或專業文獻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暗點性眩暈阿樸樟腦酸保持溫度編寫消息碘化低價物頂蓋腦橋束遞延稅金貸頁或借項轭點反用換流機感應幹擾格雷戈裡氏征刮牙器壺腹漸近線檢濕器絞纜接縫技術策略立案團體流動線率能量再分布尿素樹脂膿眼配料泵揉合軟骨葡萄糖傷寒樣狀态收入平衡表司可巴比妥脫硫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