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ggressor country
invade; foray; inroad; invasion; incursion; razzia; aggression
【法】 aggress; aggress against; aggression; invade; invasion
country; nation; national; state
"侵略國"在漢英詞典中的規範解釋需結合語言學、國際法及曆史學角度分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侵略"指"用武力侵犯别國領土主權","國"指主權實體,因此"侵略國"對應英文"aggressor nation",指違反國際法發動軍事入侵的國家主體。
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關于侵略定義的決議》(1974)第1條明确規定:"侵略是指一國使用武力侵犯另一國的主權、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該定義被國際法院多次援引,如2005年剛果訴烏幹達案判決書第165段。在漢英法律術語對照中,"侵略國"常譯為"aggressor state",強調其作為國際法責任主體的屬性。
該詞核心要素包含:
相關術語包括"武裝侵略"(armed aggression)、"侵略行為"(act of aggression)等,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2023年報告顯示,現代法律實踐中已出現"混合型侵略"(hybrid aggression)等新形态。
“侵略國”指的是在國際關系中采取侵略行為的國家,其核心判斷标準通常基于是否主動發動武力侵犯。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侵略國指率先違反國際條約,對他國主權、領土或政治獨立進行武力侵犯的國家。這一概念在1933年日内瓦國際縮軍會議上由蘇聯代表李維諾夫提出,列舉了以下判斷标準():
侵略行為的形式
根據廣義解釋,侵略不僅包括武裝入侵,還可能涉及政治幹涉、經濟脅迫或文化滲透()。例如,通過颠覆政權、掠奪資源、建立殖民地等方式實施控制。
搜索結果中引用的定義多來自曆史會議或網絡釋義(如、2、5),權威性有限。如需學術或法律層面的嚴謹解釋,建議參考聯合國《侵略定義公約》或國際法院相關判例。
保障條款成本加成基礎垂直放大打擊倒凹的定期查帳低速齒輪排檔發熱原因不明高速發動機喉區磺氨價格公道基類型浸漬槽抗縱向彎曲強度可報銷的開支庫侖力勞工市場連二硫酸鉀聯想檢索螺帶攪拌器爐浴面滿意的請求調頁面系統缺貨價格山羊天花聲波圓天色推遲考慮橢圓形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