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勞工市場英文解釋翻譯、勞工市場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labour market

分詞翻譯:

勞工的英語翻譯:

labor; laborer; labour; worker; workingman
【經】 worker

市場的英語翻譯:

agora; market; mart; piazza; plaza
【化】 market
【經】 market; market place; mart; shopping center

專業解析

勞工市場(Labor Market),又稱勞動力市場,指勞動力供求雙方(勞動者與雇主)進行交換的場所或機制,是生産要素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是實現勞動力資源的有效配置,通過供求關系決定工資水平和就業狀況。

一、核心定義與構成

  1. 勞動力供給

    指符合法定勞動年齡、具備勞動能力并願意提供勞動的群體。供給量受人口結構、教育水平、工資預期及社會福利政策影響(如中國國家統計局勞動力調查标準)。

  2. 勞動力需求

    源于企業、政府等雇主對勞動力的雇傭需求,受經濟周期、産業政策和技術變革驅動(例:制造業升級對高技能工人需求增加)。

  3. 市場均衡機制

    工資作為價格信號調節供求平衡,公式表達為:

    $$ L_d(W) = L_s(W) $$

    其中 $L_d$ 為勞動力需求函數,$L_s$ 為供給函數,$W$ 為實際工資水平。

二、中英術語内涵對比

中文概念 英文對應 内涵側重
勞工市場/勞動力市場 Labor Market 強調勞動力商品化與交易屬性
勞動參與率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衡量適齡人口加入市場的比例
結構性失業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技能與崗位不匹配導緻的失業類型

三、運行特征與政策關聯

四、權威數據參考

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4年度人力資源統計公報》,2023年全國勞動力規模達8.86億人,第三産業就業占比53.7%,反映産業結構轉型對市場結構的重塑。

數據來源:

  1. 中國國家統計局《勞動力調查制度》
  2. 人社部《促進勞動力市場平衡發展政策白皮書》
  3. 世界銀行數據庫:勞動力指标(data.worldbank.org/topic/labor-and-social-protection)
  4. 國際勞工組織《世界就業與社會展望2024》

網絡擴展解釋

勞工市場(又稱勞動力市場、勞務市場或人才市場)是勞動力供求雙方進行交換的場所或機制,其核心功能是通過市場機制調節勞動力的配置和流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1. 廣義概念:勞工市場是以市場機制為基礎,對勞動力資源進行配置和調節的經濟關系體系,涵蓋勞動契約、薪資分配、社會保障、職業培訓等多個環節。
  2. 狹義概念:指勞動力供求雙方直接進行雙向選擇和交換的具體場所或組織形式,如招聘會、線上求職平台等。

二、核心功能

  1. 資源配置:通過工資杠杆優化勞動力分配,例如高技能人才流向高薪行業,實現人力資源高效利用。
  2. 供需調節:勞動力價格(工資)隨供求變化波動。供大于求時工資下降,反之則上升,以此平衡市場。
  3. 競争機制:勞動者通過技能競争崗位,企業通過薪酬和福利吸引人才,形成良性互動。

三、主要作用

四、市場結構

  1. 外部市場:企業從社會公開招聘,勞動者自由流動(如社會招聘平台)。
  2. 内部市場:企業通過晉升、調崗等方式在組織内調配人力資源(如企業内部競聘制度)。

五、其他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政策,可參考來源網頁(如、7、11)的完整内容。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