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股三角英文解釋翻譯、髂股三角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Bryant's ********; iliofemoral ********
分詞翻譯:
髂的英語翻譯:
【醫】 ilia; ilio-
股三角的英語翻譯:
【醫】 fossae scarpae major; subinguinal ********; trigonum femorale
專業解析
髂股三角(英文:Iliotrochanteric Triangle 或Iliopectineal Triangle)是人體解剖學中的一個重要區域,特指位于髂前上棘(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ASIS)與股骨大轉子(Greater Trochanter of Femur)之間形成的三角形解剖結構。該區域在臨床骨科檢查(如髋關節疾病診斷)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一、解剖定位與構成
-
頂點
- 髂前上棘(ASIS):骨盆髂骨前上方的骨性突起,體表可觸及。
- 股骨大轉子:股骨近端外側的骨性隆起,為臀肌附着點。
- 恥骨結節(部分定義包含):部分文獻将恥骨聯合上緣作為第三點,形成封閉三角區域。
-
邊界
- 上界:髂前上棘至恥骨結節的連線(腹股溝韌帶)。
- 下界:髂前上棘至股骨大轉子的連線。
- 内側界:股骨大轉子至恥骨結節的連線。
二、臨床意義(Bryant三角)
髂股三角的對稱性與形态變化是評估髋關節病變(如股骨頸骨折、髋關節脫位)的關鍵指标:
- Bryant三角檢查法:患者仰卧位時,對比雙側髂股三角的邊長與角度。若一側三角底邊(髂前上棘至大轉子連線)縮短或變形,提示股骨大轉子上移,可能為股骨頸骨折或髋關節脫位征象。
- 血管神經通路:三角深面有股動脈、股靜脈及股神經通過,是腹股溝區手術的重要标志。
三、術語中英對照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髂股三角 |
Iliotrochanteric Triangle |
髂前上棘 |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ASIS) |
股骨大轉子 |
Greater Trochanter of Femur |
Bryant三角 |
Bryant's Triangle |
參考文獻
- 臨床解剖學實踐指南,《骨科特殊檢查手冊》,人民衛生出版社.
- Drake, R.L., et al. 《格氏解剖學:臨床實踐的解剖學基礎》(Gray's Anatomy for Students), Elsevier.
- 國家衛健委《解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科學出版社.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直接鍊接,以上引用來源以權威教材與官方出版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髂股三角(Bryant三角)是臨床骨科檢查中用于評估髋關節結構的定位方法,與股三角(解剖學結構)存在本質區别,具體解釋如下:
一、髂股三角(Bryant三角)
- 定義:患者仰卧位時,由髂前上棘垂線、大轉子頂點與髂前上棘連線構成的直角三角形。
- 測量方法:
- 從一側髂前上棘向床面作垂線
- 測量大轉子頂點與該垂線的最短距離
- 正常情況雙側距離對稱
- 臨床意義:當發生股骨頸骨折或髋關節脫位時,此三角的邊長或對稱性會改變,例如患側大轉子位置上移導緻垂線距離縮短。
二、股三角(解剖學結構)
- 位置:位于大腿前内側上1/3處,呈底朝上、尖向下的三角形凹陷。
- 邊界:
- 上界:腹股溝韌帶
- 外側界:縫匠肌内側緣
- 内側界:長收肌内側緣
- 内容物:包含股神經(外側)、股動脈(居中)、股靜脈(内側)及淋巴管等重要結構,是臨床穿刺和手術的重要區域。
關鍵區别:髂股三角是功能性測量标志,用于骨科診斷;而股三角是實際存在的解剖區域,與血管神經操作密切相關。兩者命名均含“三角”,但應用場景完全不同,需注意區分。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背道而馳不産氣大腸杆菌捕獲徹底甲基化打草驚蛇達克羅甯蛋白體德摩根定理動力測驗法對溴代苯甲酸浮點解釋程式高阻抗拾音器公地開墾法冠狀動脈閉塞鼓風期花椰菜甲酚加工工業交換網絡幾何表示法肌腱炎開放系統互連茜酚棕全硫碳酸鉀去焦效應榮譽軍人石闆狀的塑料塗層豚鼠艾美球蟲微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