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gross national products
國民生産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簡稱GN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規模的核心指标之一,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常住居民(國民)在一定時期内(通常為一年)所生産的全部最終産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總和。其核心在于以"國民"為統計口徑,強調經濟主體的國籍歸屬,而非地理邊界。
國民屬性
GNP統計涵蓋本國公民及企業在國内外創造的全部價值。例如,中國企業在海外分支機構的産出計入中國GNP,而外國企業在華産值則不計入。這與GDP(國内生産總值)按地域統計的原則形成根本區别。
最終産品價值
僅計算最終消費或投資的商品與服務,避免中間産品重複計算。如汽車制造中的鋼材成本不計入,僅以整車價值納入統計。
時間範圍限定
通常按年度或季度核算,反映特定時段的經濟活動總量。例如中國國家統計局按季度發布GNP相關數據。
指标 | 統計主體 | 覆蓋範圍 |
---|---|---|
GNP | 國民(國籍) | 全球本國居民産出 |
GDP | 地域(國境) | 境内所有經濟主體産出 |
兩者關系可通過公式表達:
$$
GNP = GDP + text{本國居民海外收入} - text{外國居民在本國收入}
$$
對于勞務輸出大國(如菲律賓),GNP常高于GDP;外資密集經濟體(如新加坡)則相反。
權威參考來源:
國民生産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總量的核心指标之一,其定義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時期内(通常為一年)生産的最終産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總和。以下是詳細解析:
按國民歸屬計算
GNP統計對象是本國常住居民(包括公民、企業和政府),無論其生産活動發生在國内還是國外。例如中國公民在海外投資所得計入中國GNP,而外國人在中國境内的生産活動不計入。
最終産品與服務
僅計算直接用于消費或投資的最終産品(如汽車、手機),避免重複計算中間産品(如輪胎、芯片)。
市場價值總和
以市場價格評估所有産出,包含商品和服務的交易價值,但排除非法交易、家務勞動等非市場活動。
收入法
加總國民在生産中獲得的各項收入:
$$GNP = 工資 + 利息 + 租金 + 利潤 + 間接稅 + 折舊$$
支出法
通過最終用途計算:
$$GNP = 消費 + 投資 + 政府支出 + 淨出口 + 海外淨收入$$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國家的GNP數據或曆史變化,可查閱世界銀行、國家統計局等權威機構報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