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flatness
平面度(Flatness)是幾何公差中的基礎概念,指物體表面與理想平面之間的最大允許偏差量,用于描述物體表面的平整程度。在機械制造、光學元件加工和半導體生産等領域,平面度是衡量産品質量的關鍵指标。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平面度對應的英文術語為“flatness”,《牛津工程詞典》将其定義為“the degree to which a surface approximates a geometrically perfect plane”(表面接近幾何完美平面的程度)。該定義與《機械工程術語國家标準》(GB/T 1800.1-2020)中的技術規範一緻。
在工業應用中,平面度通常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量化: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1101:2017)規定平面度符號為平行四邊形框内标注公差值,該符號系統已獲得全球128個國家采用。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研究顯示,平面度誤差每減少1微米,軸承壽命可延長15%-20%(NIST技術報告2023)。
平面度是機械工程和制造領域中描述表面平整程度的重要指标,具體解釋如下:
平面度指物體實際表面與理想平面之間的最大高度偏差。它屬于形狀公差範疇,用于限制實際表面對理想平面的形狀誤差。公差帶由兩個平行平面構成,間距為公差值t,實際表面必須位于此區域内。
公差帶公式: $$ text{公差帶} = pm frac{t}{2} $$ 表示允許的最大正負偏差值。
符號表示: 在工程圖紙中用符號"⏥"标注,例如"⏥0.1"表示公差值為0.1mm。
方法名稱 | 原理與應用場景 | 精度範圍 |
---|---|---|
平晶幹涉法 | 通過光學幹涉條紋彎曲度計算誤差 | 0.01-0.1μm |
打表測量法 | 用百分表多點測量後取最大差值 | 0.01-0.05mm |
液平面法 | 利用液體表面作為理想平面基準 | 適用于大平面 |
主要應用于機械加工(如機床導軌)、精密儀器(如光學平台)和電子元件(如芯片基闆)等領域。例如陶瓷基闆的平面度公差通常要求小于30μm。
注:具體測量時需根據工件尺寸和精度要求選擇合適方法,更多案例可參考、6、7中的詳細操作流程。
擺動焊道包紮法貝殼狀的不同相電流參考溫度出口貿易國有化單形的電容起動電動機額外收益放射計量學放射性衰變常數肺動脈第二音附加字節富烯工作區號碼活塞作用接口驅動器經濟法庭勞氏突李本氏反應鋁酸鹽慢性骨炎衰變長度雙貝特水蒸氣蓄器豎式檔案櫃疼痛反應忘卻微晶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