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average transinformation rate
average; counterpoise; equilibration; evenness
【醫】 Av.; average
【經】 avg.
information; message
【計】 info; information; messsage
【化】 message
【經】 information
【計】 transfer rate
在通信工程領域,"平均信息傳送率"(Average Information Transfer Rate)指通信系統中單位時間内成功傳輸的有效信息量均值,其核心概念源于香農信息論,數學定義為:
$$ R = frac{H}{T} $$ 其中 ( R ) 為平均信息傳送率(單位:比特/秒),( H ) 為傳輸的信息熵(單位:比特),( T ) 為傳輸時間(單位:秒)。
信息熵基礎
信息熵 ( H ) 由香農公式定義:
$$ H = -sum p_i log_2 p_i $$
表征信源的不确定性,反映信息的理論容量。實際傳輸需考慮信道編碼效率,理想值趨近信道容量極限。
時間維度約束
傳輸時延 ( T ) 包含信號處理、傳播延遲及協議開銷。例如在5G NR标準中,空口時延需低于1ms以滿足URLLC場景需求。
抗幹擾能力影響
根據香農-哈特利定理:
$$ C = B log_2(1 + text{SNR}) $$
信道帶寬 ( B ) 與信噪比(SNR)共同制約實際可達速率。實際系統需通過糾錯編碼(如LDPC碼)逼近該極限。
權威參考來源:
- Shannon, C. E.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1948.
- 3GPP TS 38.913: 5G NR Requirements for URLLC.
- Proakis, J. G. Digital Communications, 5th ed. McGraw-Hill, 2007.
- IEEE Std 802.11ax-2021: Enhancements for High-Efficiency WLAN.
- Ip, E. Coherent Detection in Optical Fiber Systems. Optics Express, 2008.
平均信息傳送率是信息論和通信領域的重要概念,主要描述信息在信道中傳輸的效率。該術語在不同應用場景下有相關解釋:
在信道容量理論中:
在磁盤陣列技術中:
維度 | 信息論中的傳送率 | 存儲系統的傳輸率 |
---|---|---|
度量對象 | 信息量(比特/符號) | 數據量(兆位/秒) |
應用場景 | 通信信道容量計算 | 存儲設備性能評估 |
核心參數 | 互信息量、符號周期 | 接口帶寬、介質讀寫速度 |
該術語的英文表述為Average Transfer Rate,但需注意在不同語境下可能對應不同專業術語(如通信領域常用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Rate)。
注:若需了解具體場景下的計算案例或擴展應用,可參考上述标注的原始資料。
備件備用關鍵字臣服臭硫S3帶式過濾機大量交易額膽甾二烯電荷密度差圖第一次浪潮對數尺标多邏輯的庚糖加熱套環金精三羧酸鹽快速寄存器柳葉刀模糊邏輯控制器膿盆皮瓣刀強打強化羟基三環乙錫熱疹閃耀事後審計十一碳烯酸拭子受控存儲器特裡雅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