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排卵周期圖英文解釋翻譯、排卵周期圖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cyclogram

分詞翻譯:

排卵的英語翻譯:

oviposit; ovulate
【醫】 ovulation

周期圖的英語翻譯:

【計】 periodogram

專業解析

排卵周期圖(Ovulation Cycle Chart),又稱基礎體溫曲線圖(BBT Chart)或生育力圖表(Fertility Chart),是一種通過系統記錄女性月經周期中關鍵生理指标變化,以預測排卵時間、評估生育窗口期的可視化工具。其核心意義在于幫助識别受孕最佳時機或輔助避孕,具有重要的生殖健康管理價值。


一、術語定義與核心要素

  1. 中文定義

    排卵周期圖指通過每日監測并繪制基礎體溫(BBT)、宮頸黏液性狀、宮頸位置等生理數據,形成的反映卵泡發育、排卵及黃體功能的曲線圖表。其核心目标是定位排卵日(通常為體溫上升前1-2天)和易孕期(排卵前後5-6天)。

  2. 英文對應術語

    • Ovulation Cycle Chart:強調以排卵為中心的周期記錄。
    • Basal Body Temperature (BBT) Chart:特指以基礎體溫為主變量的圖表。
    • Fertility Awareness Chart:涵蓋多指标的綜合生育力追蹤圖表(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術語)。

二、圖表關鍵組成部分

  1. 基礎體溫(BBT)曲線

    • 特征:排卵後因孕激素升高,體溫上升0.3–0.5°C并維持至下次月經(雙相曲線)。
    • 記錄要求:晨起靜息狀态下舌下測溫,精度需達0.05°C(美國婦産科醫師學會ACOG指南)。
  2. 宮頸黏液觀察

    • 排卵期特征:透明、拉絲狀(似蛋清),預示雌激素峰值和排卵臨近(Billings排卵法核心指标)。
  3. 輔助标記項

    • 月經出血日期、同房時間、腹痛等身體症狀(如 Mittelschmerz/排卵痛)。

三、臨床應用與科學依據

  1. 生育管理

    • 受孕優化:體溫上升前日為最易受孕日(《人類生殖》期刊研究證實)。
    • 不孕評估:持續單相體溫提示無排卵,需排查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等病因(中華醫學會婦産科學分會共識)。
  2. 避孕參考

    • 體溫升高持續3天後至月經期為安全期(自然避孕法),但失敗率約2–23%(WHO數據)。

四、權威參考資料

  1. 世界衛生組織(WHO)

    《生育意識方法指南》

    https://www.who.int/reproductivehealth/publications/family_planning/fertility-awareness/zh/

  2. 美國婦産科醫師學會(ACOG)

    《排卵期預測的生育力監測方法》

    https://www.acog.org/clinical/clinical-guidance/committee-opinion/articles/2015/03/fertility-awareness-based-methods

  3. Billings排卵法國際組織

    《宮頸黏液觀察标準》

    https://www.woomb.org/bom/index


漢英術語對照表

中文 英文
排卵周期圖 Ovulation Cycle Chart
基礎體溫 Basal Body Temperature (BBT)
宮頸黏液 Cervical Mucus
雙相曲線 Biphasic Pattern
易孕期 Fertile Window

(注:鍊接有效性截至2025年7月,若失效建議通過機構官網檢索相關文檔)

網絡擴展解釋

排卵周期圖是用于描述女性月經周期中排卵相關階段及生理變化的示意圖,通常包含時間軸劃分、體溫變化曲線等關鍵信息。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時間軸劃分

  1. 月經期(第1-5天)
    子宮内膜脫落,伴隨出血。此時卵泡開始發育。

  2. 卵泡期(第6-14天)
    卵泡逐漸成熟,雌激素水平上升,子宮内膜增厚。此階段結束于排卵日。

  3. 排卵日(第14天左右)
    成熟卵子從卵巢排出,通常發生在下次月經前14天。若月經周期為30天,排卵日則在第15天。

  4. 黃體期(排卵後至下次月經前)
    排卵後形成黃體,分泌孕激素,體溫升高0.3-0.5℃。若未受孕,黃體退化,進入月經期。

二、基礎體溫曲線

排卵周期圖中常包含體溫變化曲線:

三、排卵期範圍

排卵期一般指排卵日前5天至後4天,共10天。此階段受孕概率較高,故稱“易孕期”。

四、監測方法

  1. 體溫法:通過每日基礎體溫繪制曲線,判斷排卵日。
  2. 日曆法:根據月經周期推算,適合周期規律者。
  3. 醫學檢測:如B超監測卵泡發育或使用排卵試紙。

示意圖示例

月經期(1-5天) → 卵泡期(6-14天) → 排卵日(約14天) → 黃體期(15-28天)
基礎體溫:36.3℃ → 36.5℃ → 排卵後升至36.9℃ → 月經前降至36.4℃

注意:個體差異可能導緻周期波動,建議結合多種方法監測。如需完整圖表,可參考醫學專業資料或婦科檢測工具。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不對稱負載成幀代碼沉積作用初等函數促黑素釋放素單盤吸蟲屬分區賦值轉移共享扇區共振峰懷特納耳氏結節慌張的揮手加标題交叉截面結膜靜脈腫杆菌基質效應絕對柔量均等核對卡塞氏韌帶空氣罐評價表認定同一升降舵角石烯醇雙氯非那胺酸性金黃G天賦資源妥拉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