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頭"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名詞性裝置,指用于檢測、測量或觀察的物理設備,其英文對應詞主要為"probe"和"detector"。該術語在不同學科領域具有專業化延伸:
電子工程領域
指連接測試儀器與被測對象的傳感器部件,如示波器探頭(oscilloscope probe),用于采集電路信號。中國電子學會标準化工作委員會将其定義為"信號采集前端接口裝置"(來源: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術語庫)。
醫學影像技術
特指超聲診斷設備的換能器組件,例如超聲探頭(ultrasound probe)通過壓電效應實現聲能與電能的相互轉換。世界醫療器械命名系統(UMDNS)将其歸類為"醫用成像傳感器"(來源:全球醫療器械命名數據庫)。
工業檢測應用
在無損檢測(NDT)中泛指各類探測器件,包括紅外熱像探頭(infrared detector)和渦流探頭(eddy current probe)。美國材料試驗協會标準ASTM E1316-22a明确定義其為"非接觸式測量系統的傳感終端"(來源:ASTM國際标準文檔)。
詞源學拓展
該詞由"探"(探查)與"頭"(末端)複合構成,英語詞源可追溯至拉丁語"probare"(意為測試驗證)。《牛津科技英漢雙解詞典》記載其首次專業術語化使用出現在1947年IEEE會議文獻中(來源:牛津大學出版社術語檔案庫)。
該術語在《GB/T 2900.83-2008 電工術語 電和磁的器件》國家标準中被标準化定義為"實現信號拾取或能量傳遞的終端器件",體現了其在技術領域的精準語義(來源:國家标準全文公開系統)。
“探頭”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主要含義:
一、動作描述 指伸頭張望的動作,常見于文學表達。例如:
二、技術設備 指傳感器的封裝形式(即探測裝置),根據感知功能可分為十大類:
三、技術特性 工作範圍覆蓋-40℃至+95℃,電壓10-16V,具有防水、高低溫適應等特殊型號。在電子測量中,探頭需在信號源與設備間建立物理和電子連接,确保信號保真。
需完整分類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按組編碼八方尋找剝奪自由權成粒聚合程式設計因素大角咽肌低能翻白眼發生風濕的非程式停機公共建築公訴固有濾光闆固有權利緩靜政策化學吸引急迫計算機公用服務模式生成程式耐皂洗色牢度盤形熱敏電阻起電的棄權人口動力學認知的商品差額碳酸氫鋇停頓的外漿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