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鼠型立克次氏體英文解釋翻譯、鼠型立克次氏體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muricola; muricola murina

分詞翻譯:

鼠的英語翻譯:

rat
【醫】 mouse; rat

型的英語翻譯:

model; mould; type
【醫】 form; habit; habitus; pattern; series; Ty.; type
【經】 type

立克次氏體的英語翻譯:

【醫】 Rickett's organism; Ricketts' organism; rickettsia

專業解析

鼠型立克次氏體(學名:Rickettsia typhi)是一種專性細胞内寄生的革蘭氏陰性杆菌,屬于立克次體科α-變形菌綱。該病原體主要通過鼠蚤(Xenopsylla cheopis)傳播給人類,是地方性斑疹傷寒(endemic typhus)的主要緻病源。

其生物學特性包括:

  1. 寄生特性:依賴宿主細胞的ATP進行代謝,無法在無細胞培養基中生長
  2. 形态特征:0.3-0.5μm×0.8-2.0μm的短杆狀結構,吉姆薩染色呈紫色
  3. 抗原結構:含有特異性外膜蛋白OmpB,可與斑疹傷寒群其他病原體發生交叉反應

臨床表現方面,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感染潛伏期通常為6-14天,典型症狀包括持續性發熱(39-41℃)、劇烈頭痛、特征性斑丘疹(軀幹向四肢擴散)及血小闆減少症。美國CDC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報告50萬例鼠型斑疹傷寒病例,主要分布在港口城市和衛生條件欠佳地區。

實驗室診斷依據:

治療方面,美國傳染病學會推薦多西環素(100mg bid)為首選藥物,替代方案包括氯黴素和氟喹諾酮類藥物。早期治療可将死亡率從4%降至0.4%。

預防控制措施:

  1. 齧齒動物種群管理(WHO建議的綜合性滅鼠策略)
  2. 疫區環境消殺(重點處理鼠類栖息地)
  3. 高危人群防護(疫區醫務人員建議接種滅活疫苗)

網絡擴展解釋

鼠型立克次氏體(又稱莫氏立克次氏體,學名:Rickettsia typhi)是一種嚴格細胞内寄生的革蘭氏陰性原核生物,屬于立克次體屬,主要通過鼠類及節肢動物傳播,引發鼠型斑疹傷寒(地方性斑疹傷寒)。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一、生物學特性

  1. 形态與結構
    呈多形性,常見球杆狀、短杆狀或念珠狀,長0.7-2.0 μm,寬0.3-0.6 μm。具有細菌的細胞壁結構,含肽聚糖,革蘭氏染色陰性。

  2. 培養特性
    需在活細胞内寄生,常用雞胚、敏感動物(如豚鼠)或細胞培養。繁殖速度較慢,約9-12小時分裂一代。


二、傳播途徑與宿主

  1. 自然宿主

    • 儲存宿主:齧齒類動物(如家鼠)。
    • 傳播媒介:主要為鼠蚤(如印鼠客蚤),通過叮咬或糞便傳播給人類。
  2. 感染途徑
    人類通過接觸感染蚤的糞便、被叮咬或吸入含病原體的氣溶膠而感染。


三、緻病性與臨床表現

  1. 緻病機制
    侵入血管内皮細胞增殖,引發血管炎和全身中毒症狀,表現為高熱、頭痛、皮疹(軀幹為主)、肝脾腫大等。

  2. 疾病特點
    潛伏期約6-14天,症狀較流行性斑疹傷寒輕,死亡率較低。


四、診斷與治療

  1. 診斷方法

    • 血清學檢測:外斐反應(OX19抗原陽性)。
    • 分子檢測:PCR擴增病原體核酸。
  2. 治療
    首選多西環素或氯黴素,療程7-10天。


五、預防措施


鼠型立克次氏體是典型的人畜共患病病原體,其傳播鍊依賴“鼠-蚤-人”循環。早期診斷和抗生素治療是關鍵,公共衛生防控需注重媒介生物控制。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奧耳馬歇爾氏固定液孢子發生丙酸發酵恥骨聯合上的齒龈炎傳遞質介體多處理機性能耳輪腳耳蝸管外壁非現行竊盜犯分類酶高架單軌解雙工電路具異形葉的空甕性水泡音拉生意臨終時所作的脈沖脈絡裂棉子糖臍帶瘢痕熱功發生器熱水回路上隱斜眼的時鐘監督程式書店撕脫松果體垂體的探勘者危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