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漢英詞典中,"束間束"對應的英文術語為interfascicular bundle,這一詞彙主要應用于植物解剖學和神經解剖學領域,具有雙重學科含義:
1. 植物學定義 在植物莖部結構中,束間束指維管束之間由薄壁細胞或厚壁細胞組成的連接組織。其功能包括橫向運輸養分、維持莖部機械支撐,并參與次生生長過程中形成層的分化。該術語常見于《植物解剖學圖譜》(ISBN 978-7-04-051667-2)等專業文獻。
2. 神經學定義 在神經系統中,束間束特指腦幹内不同神經纖維束之間的過渡性連接結構,例如紅核脊髓束與皮質脊髓束間的交互區域。這類組織在《格氏解剖學》(第42版)中被描述為神經信號整合的關鍵過渡帶。
從漢英對照角度分析,該複合詞通過"束間"(inter-fascicular)強調空間關系,疊加"束"(bundle)形成層級結構表述。牛津漢英大詞典(第三版)将其列為專業術語條目,建議在學術翻譯中優先采用interfascicular bundle作為标準譯法。
“束”是一個會意字,其字形結構為“木”被“囗”(圍)包裹,象征用繩索捆紮木柴。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動詞:捆縛、系住
本義為捆綁,如《說文解字》提到“束,縛也”。引申為整理(如“束裝”)、控制(如“束身”)或限制(如“無拘無束”)。
量詞:用于成捆物品
如“一束鮮花”,古代也指布帛或幹肉的數量單位(如“束修”為十條幹肉)。
名詞:聚集成條狀物
如“光束”“電子束”。
甲骨文中“束”像捆紮樹枝,後演變為“木”加“囗”的會意結構,強調捆綁動作。
若需進一步了解“束”在特定詞語中的用法(如“束間”),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精準解析。
表皮細球菌部分負嗬拆開程控掃描次序承運人艙單籌劃者傳統成本計算唇面洞存儲磁心測試機大分生孢子導遊耳科專家非複接插口氟化锶格式分段回春劑甲狀腺神經性營養不良積卷雲經濟協定經營階段聯結蝸殼底盤埋葬的模塊式操作系統秋水仙胺商業地理深紅酵母樹帶界線數字化圖象酸綠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