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decay per second
【醫】 decay
second
【計】 SEC
衰變/秒(shuāi biàn / miǎo)是放射性活度的專用計量單位,指放射性核素在單位時間内發生自發衰變的次數。其核心含義如下:
衰變(Decay)
指不穩定原子核通過釋放粒子(如α、β粒子)或能量(γ射線)轉變為更穩定狀态的自發過程。該過程符合指數衰減規律,數學表達為:
$$N(t) = N_0 e^{-lambda t}$$
其中 $N_0$ 為初始原子數,$lambda$ 為衰變常數。
“/秒”(Per Second)
表示時間頻率,即每秒發生的衰變次數,是放射性活度的直接度量單位。
在核物理學中,1衰變/秒 = 1貝克勒爾(Bq),此為國際單位制(SI)标準單位,用以量化放射性物質的活躍程度。例如,若某放射源活度為 1000 Bq,即其原子核每秒衰變 1000 次。
該單位廣泛用于:
中國國家标準,定義“衰變”為原子核自發轉變過程,活度單位為貝克勒爾(Bq)[國家标準全文公開系統]。
明确放射性活度以每秒衰變次數(Bq)計量,區别于劑量單位希沃特(Sv)[IAEA 官網]。
規定貝克勒爾為放射性活度的SI導出單位,1 Bq = 1 s⁻¹ [BIPM 出版物]。
注:以上内容綜合國家标準、國際組織定義及物理學原理,确保術語解釋的準确性與權威性。
“衰變/秒”是描述放射性物質衰變速率的物理量,通常指單位時間内發生的衰變次數,即放射性活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衰變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自發釋放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并轉變為另一種元素或同種元素不同能态的過程。例如,鐳釋放α粒子後變成氡。
“衰變/秒”則表示每秒發生的衰變次數,用于量化衰變速率。
單位與公式
半衰期的關聯
半衰期(( T{1/2} ))是放射性物質衰變至半數所需時間,與衰變常數關系為:
$$
T{1/2} = frac{ln 2}{lambda}
$$
因此,衰變速率(衰變/秒)也可通過半衰期計算。
實際應用
放射性活度(即衰變/秒)用于核醫學、地質測年等領域。例如,測量某樣本活度為1000 Bq,表示其每秒發生1000次衰變。
“衰變/秒”是放射性活度的核心指标,通過單位(Bq或Ci)和公式可量化衰變過程的快慢,具體數值與物質種類及原子核數量相關。
不利差異碘┴乙铵動圈式揚聲器法律的廢止方角劍水蚤風濕性腮腺炎分娩日期計算表共粘劑氦弧焊糊化淨落差極隧射線酒窩抗辯的眶炎兩接的連枷狀關節氯尼他秦脈動阻尼器面包心磨前面輕度感染人體倫琴當量設備輸入格式事先承兌輸入輸出區速溶皂糖原變性脫離困境外國氣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