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decay per second
【医】 decay
second
【计】 SEC
衰变/秒(shuāi biàn / miǎo)是放射性活度的专用计量单位,指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自发衰变的次数。其核心含义如下:
衰变(Decay)
指不稳定原子核通过释放粒子(如α、β粒子)或能量(γ射线)转变为更稳定状态的自发过程。该过程符合指数衰减规律,数学表达为:
$$N(t) = N_0 e^{-lambda t}$$
其中 $N_0$ 为初始原子数,$lambda$ 为衰变常数。
“/秒”(Per Second)
表示时间频率,即每秒发生的衰变次数,是放射性活度的直接度量单位。
在核物理学中,1衰变/秒 = 1贝克勒尔(Bq),此为国际单位制(SI)标准单位,用以量化放射性物质的活跃程度。例如,若某放射源活度为 1000 Bq,即其原子核每秒衰变 1000 次。
该单位广泛用于:
中国国家标准,定义“衰变”为原子核自发转变过程,活度单位为贝克勒尔(Bq)[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
明确放射性活度以每秒衰变次数(Bq)计量,区别于剂量单位希沃特(Sv)[IAEA 官网]。
规定贝克勒尔为放射性活度的SI导出单位,1 Bq = 1 s⁻¹ [BIPM 出版物]。
注:以上内容综合国家标准、国际组织定义及物理学原理,确保术语解释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衰变/秒”是描述放射性物质衰变速率的物理量,通常指单位时间内发生的衰变次数,即放射性活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衰变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自发释放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并转变为另一种元素或同种元素不同能态的过程。例如,镭释放α粒子后变成氡。
“衰变/秒”则表示每秒发生的衰变次数,用于量化衰变速率。
单位与公式
半衰期的关联
半衰期(( T{1/2} ))是放射性物质衰变至半数所需时间,与衰变常数关系为:
$$
T{1/2} = frac{ln 2}{lambda}
$$
因此,衰变速率(衰变/秒)也可通过半衰期计算。
实际应用
放射性活度(即衰变/秒)用于核医学、地质测年等领域。例如,测量某样本活度为1000 Bq,表示其每秒发生1000次衰变。
“衰变/秒”是放射性活度的核心指标,通过单位(Bq或Ci)和公式可量化衰变过程的快慢,具体数值与物质种类及原子核数量相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