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主英文解釋翻譯、受主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acceptor
【化】 acceptor; acceptor centre; acceptor impurity
分詞翻譯:
主的英語翻譯:
advocate; direct; host; indicate; main; owner; person or party concerned
【機】 master
專業解析
在半導體物理學中,“受主”(英文:Acceptor)是一個核心概念,特指摻入半導體晶體中的雜質原子,其主要功能是接受半導體價帶中的電子,從而在價帶中産生帶正電的導電空穴(Hole)。受主雜質是形成P型半導體的關鍵元素。
以下是“受主”的詳細解釋:
-
定義與核心功能:
- 受主是指具有較低價電子數的雜質原子。當它取代半導體晶格中的原子時,會提供一個可接受電子的空位态(即受主能級)。
- 在熱激發或電場作用下,半導體價帶頂附近的電子可以躍遷到受主能級上,使受主原子帶負電(電離)。同時,價帶中失去一個電子就産生了一個帶正電的空穴。
- 因此,受主的主要作用是引入空穴作為多數載流子,使半導體呈現P型導電性(Positive-type conductivity)。
-
關鍵特性:
- 受主能級:位于半導體禁帶中靠近價帶頂($E_V$)的位置。電子從價帶躍遷到受主能級所需的能量稱為受主電離能($E_A$)。
- 電離過程:受主原子接受一個電子後成為帶負電的受主離子($A^-$),同時在價帶産生一個帶正電的空穴($h^+$)。該過程可表示為:
$$A^0 + e^- rightarrow A^- + h^+$$
(其中 $A^0$ 表示中性受主原子)。
- 摻雜濃度:摻入的受主雜質濃度決定了P型半導體中空穴的濃度。
-
主要作用:
- 通過引入受主雜質,可以可控地調節半導體的導電類型(P型)和載流子濃度。
- 空穴作為多數載流子,是P型半導體中電流傳導的主要載體。
- 受主雜質是實現PN結、晶體管等半導體器件功能的基礎。
-
典型例子:
- 在矽(Si)晶體中摻入硼(B)、鋁(Al)、镓(Ga)、铟(In)等III族元素。這些原子最外層有3個價電子,取代矽原子(4個價電子)後,缺少一個電子成鍵,形成受主能級。
- 在砷化镓(GaAs)晶體中摻入鋅(Zn)、镉(Cd)等II族元素取代镓(Ga),或摻入碳(C)、矽(Si)等IV族元素取代砷(As)也可能成為受主。
-
應用:
- 受主摻雜是制造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太陽能電池、集成電路等幾乎所有半導體器件的基礎工藝之一。通過精确控制受主(和施主)的濃度和分布,可以設計出具有特定電學性能的半導體結構。
權威參考來源:
- 施敏(S. M. Sze)的經典著作《半導體器件物理》(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對受主雜質及其在器件中的作用有詳盡闡述。
- 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半導體材料數據庫提供了相關元素的物理參數。
- 大學物理系或電子工程系的《固體物理》或《半導體物理》教材(如Kittel的《固體物理導論》、Neamen的《半導體物理與器件》)是理解受主概念的标準資源。
網絡擴展解釋
“受主”一詞在不同領域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主要解釋及使用場景:
一、半導體物理學術語
指摻入半導體中的一類雜質原子,能夠接受價帶電子并産生空穴,從而改變材料導電性。例如,在矽或鍺中摻入三價元素(如硼、铟、镓)時,這些原子因缺少一個電子形成“空穴”,使半導體成為P型半導體。此概念廣泛應用于電子工程和材料科學領域。
二、漢語詞彙中的舊稱
作為漢語詞彙,“受主”指買主或物品的接收方,常見于近代文學作品。例如: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提到“别個受主”指其他買家;
- 夏衍《秋瑾傳》中“受主”表示古籍的潛在購買者。
三、其他潛在含義
個别詞典(如)提到“受主”可表示“接受恩惠的人”,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義。
使用注意
- 科技領域優先采用半導體相關定義;
- 文學或曆史文本中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為“買主”;
- 現代漢語日常交流中較少使用該詞。
如需進一步考證文學作品中的用例,可參考《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原文或滬江詞典提供的例句。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胞間溶脹産品調配查問磁力起重機催告令電負荷端接失配二項式定理放學附加人工成本攻擊性武器肱桡肌過多紅必黴素虹吸流道寄存器和存儲器金布爾标籤距離轉換開關看門狗空氣分供管鍊式秤耐力内生囊噴霧沸騰幹燥器弱二波的雙工傳輸蘇格蘭産藍灰色粘土調試時間停止程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