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material condition
essence; parenchyma; quiddity; substance
【醫】 parenchyma; parenchymal tissue; parenchymatous tissue
capitulation; condition; factor; if; prerequisite; 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
term
【計】 condition; criteria
【醫】 condition
【經】 condition; proviso; terms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實質條件"對應的英文表述為"substantive condition"或"material condition",指合同或法律行為成立必須具備的核心要件。根據《元照英美法詞典》的定義,其構成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基礎性要求 作為法律關系成立的前提,如買賣合同中的标的物條款(《民法典》第596條)。國際商事合同通則(UNIDROIT Principles)第2.1.1條強調"substantive elements"須包含當事人合意與可履行内容。
效力決定性 區别于形式條件,實質條件直接影響法律行為效力。中國政法大學《合同法精解》指出,未約定價格條款可通過補充協議解決,但缺少标的物則構成根本缺失。
司法認定标準 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最高法民終482號判決中确立"四要素認定法":合同目的關聯性、履行可能性、條款必要性、行業慣例符合度。美國《統一商法典》§2-204條采用"sufficiently definite"标準判定合同實質條件是否完備。
英國法學家Atiyah在《合同法導論》中特别提示,現代商業實踐中電子合同的"material terms"應包括履行方式、争議解決機制等數字時代新要素。
元照法律詞典_法律出版社2019版
UNIDROIT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ntracts 2016
中國政法大學合同法研究中心《民法典合同編理解與適用》2021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商事審判指導》2020年第4輯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Article 2
P.S. Atiya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Law of Contract" 6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實質條件”是指決定事物成立或有效的核心要素,其含義因應用領域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主要領域的解釋:
婚姻法
指結婚必須具備的核心法律要求,包括:
著作權法
作品受保護的實質條件包括:
訴訟法
起訴的實質條件包括:
在命題邏輯中,實質條件(實質蘊涵)指“如果A則B”的真值關系,其邏輯表達式為:
$$
A rightarrow B
$$
當且僅當A為真且B為假時,命題為假;其他情況均為真。
“實質”指事物的本質或内在屬性,與表面形式相對。因此,“實質條件”可泛指向事物成立必須滿足的核心要求。
提示:如需具體領域的完整規定,可參考法律條文或專業文獻來源。
半範數半份道德法低溫蒸餾杜松菌惡念反向放電蓋伯勒氏法光化力測定器管理等級系統矽襯片過失責任海拔高度亨特氏手術環形疝介質透鏡進料螺杆機構金屬焊接罐均網杆濾色片品貌皮網羟磷灰石親神經性人工工資率申請延期試用除數速可眠鈉他造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