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dimethylaminobenzalrhodanine
試銀靈(shì yín líng),中文又稱“對二甲氨基亞苄羅丹甯”,其英文對應術語為p-Dimethylaminobenzylidenerhodanine,是一種專用于檢測銀離子(Ag⁺)的特異性有機試劑。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與應用:
試銀靈屬于羅丹甯衍生物,分子式為 C₁₂H₁₂N₂OS₂。其核心功能是通過與銀離子發生絡合反應,産生明顯的顔色變化(通常由黃色變為紅色或紫紅色),從而實現銀元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該名稱直譯為“測試銀的靈敏試劑”,凸顯其對銀的高選擇性檢測能力。
特異性識别
試銀靈與銀離子結合形成穩定的紅色螯合物,反應靈敏且抗幹擾性強,可區别于其他金屬離子(如 Hg²⁺、Cu²⁺ 需掩蔽處理)。
反應式示例:
$$ ce{Ag+ + C12H12N2OS2 ->[text{絡合}] [Ag(C12H11N2OS2)]+ (紅色)} $$
檢測限與適用場景
最低檢測濃度可達 0.1 ppm(百萬分之一),廣泛應用于:
化學術語标準譯名
據《化學命名原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2017),“試銀靈”為 p-Dimethylaminobenzylidenerhodanine 的規範中譯名,強調其功能導向命名特征。
分析化學應用指南
《分析化學試劑手冊》(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指出,試銀靈需在弱酸性環境(pH 4–6)使用,避免強氧化劑幹擾,以确保檢測準确性。
國際标準方法參考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标準 E400-93 推薦試銀靈比色法作為銀合金成分分析的輔助手段,印證其行業認可度。
雖部分被儀器分析法(如原子吸收光譜)取代,試銀靈仍因成本低、操作便捷而用于現場快速檢測。
高濃度鹵素離子(Cl⁻、Br⁻)會生成鹵化銀沉澱,需預先分離以避免假陰性結果。
參考資料來源
試銀靈是一種有機化合物,主要用于金屬離子的檢測和分析。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如需更完整的生産信息或技術細節,可參考ChemicalBook等專業化學數據庫。
胺碘苯丙酸鹽鞍座數目熬夜編輯說明表示面并腿樣體裂襯膠帶間隙接頭打樁機點綴定址能力二十甲基壬矽氧烷公開隱瞞鈎頭斜鍵鼓動旱獺疫漿栎果截斷器穩定類風濕樣因子内進汽尼亞加拉藍泡沫發生塔曲線族生白細胞的松果隱窩酸式庚二酸鹽挑撥頭寸寬裕脫酰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