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iron metabolism
determine; iron; unalterable; weapon
【醫】 Fe; ferri; ferrum; iron; mars; sidero-
【經】 iron
metabolize
【化】 metabolism
【醫】 metabolism
鐵代謝(Iron Metabolism)是指生物體内鐵元素的吸收、轉運、儲存、利用和排洩等一系列生理生化過程的總稱。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氧氣運輸、能量代謝、DNA合成和免疫防禦等關鍵生理功能中扮演核心角色。
一、核心生理過程
吸收機制
鐵主要在十二指腸吸收,以二價亞鐵離子(Fe²⁺)形式通過DMT1轉運蛋白進入腸黏膜細胞。三價鐵(Fe³⁺)需經十二指腸細胞色素B還原酶轉化為Fe²⁺後被吸收。吸收效率受膳食類型(血紅素鐵吸收率15-35%,非血紅素鐵2-20%)及機體鐵狀态調節。
循環與轉運
進入血液的鐵與轉鐵蛋白(Transferrin)結合形成轉鐵蛋白-鐵複合物,通過轉鐵蛋白受體(TfR1)介導的内吞作用進入細胞。肝髒合成的鐵調素(Hepcidin)是核心調節激素,通過降解鐵轉運蛋白Ferroportin抑制鐵釋放。
儲存與再利用
多餘鐵以鐵蛋白(Ferritin)形式儲存在肝、脾和骨髓巨噬細胞中。衰老紅細胞被巨噬細胞吞噬後,血紅蛋白分解釋放的鐵90%可被循環再利用,形成高效鐵循環系統。
排洩調節
人體每日僅排洩1-2mg鐵,主要通過腸道脫落細胞、膽汁和皮膚代謝實現。無主動排洩機制的特點使鐵平衡高度依賴吸收調節,過量攝入易導緻蓄積中毒。
二、臨床關聯疾病
三、檢測指标意義 |指标 |正常範圍 |臨床意義| |----------------|---------------|------------------------------| | 血清鐵蛋白 | 男15-200μg/L| <15μg/L診斷鐵缺乏金标準 | | 女12-150μg/L | >200μg/L提示鐵過載風險 | | 轉鐵蛋白飽和度 | 20%-50% | >45%提示遺傳性血色素沉着症|
權威參考文獻
鐵代謝是生物體内鐵元素被吸收、轉運、分布、儲存、利用及排洩的動态平衡過程,對維持生命活動至關重要。以下是詳細解釋:
吸收
食物中的鐵主要以三價鐵(Fe³⁺)形式存在,在胃酸和還原劑(如維生素C)作用下還原為二價鐵(Fe²⁺),通過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的二價金屬轉運體1(DMT-1)進入腸上皮細胞。每日僅有約1mg鐵被吸收,吸收率受體内鐵儲存量、需求及膳食類型影響。
運輸
進入血液的Fe²⁺被銅藍蛋白氧化為Fe³⁺,與轉鐵蛋白(TRF)結合形成複合物,通過循環系統轉運至全身組織。靶細胞表面的轉鐵蛋白受體(TFR)介導鐵複合物的内化,鐵在細胞内酸性環境中還原為Fe²⁺,釋放至胞質不穩定鐵池(LIP)。
儲存與利用
多餘鐵以鐵蛋白形式儲存于肝髒、脾髒和骨髓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鐵參與血紅蛋白合成、DNA生物合成(核糖核苷酸還原酶輔助因子)及能量代謝(如檸檬酸循環、ATP生成)。
排洩
機體每日通過糞便、尿液、汗液和乳汁排出約1mg鐵,排洩量受鐵儲存狀态調節。
動物性食物(如肝髒、瘦肉)中的血紅素鐵吸收率高于植物性食物(如菠菜)的非血紅素鐵。建議搭配維生素C以促進鐵吸收。
如需更全面信息,中的專業分析。
埃克爾阱苯氟雷司表處理操作玻璃質化場湮滅叉式起重車垂下對Ж分數常數複方半夏煎高價的哈達馬德變換矩陣環狀鞏膜炎會合接觸層壓成型介膠體空閑時間耐火水泥尿素歐茜草評定平均運費率平衡轉化率羟普魯卡因漆生成如雷貫耳三矽酸鎂桑狀球菌三面畸胎散熱速率受偏見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