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沙公約
It cannot compete with the 7.62 mm fired by Warsaw Pact weapons.
它不能與華約國武器的7.62毫米武器相媲美。
On the rail system within the countries of the Warsaw Pact, gauges had been standardized.
華沙條約各國鐵路系統的軌距已經标準化。
The NATO alliance has been struggling to define its role since the demise of the Warsaw Pact.
自華沙條約湮滅,北約同盟就一直在努力定位自己的角色。
In 1961 it was chosen as the main training aircraft for the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of the Warsaw Pact.
1961年,它被選為華約國家主要的教練機。
Turkish generals started to mutter that they might have done better in Brussels if they had joined the Warsaw Pact, not NATO.
*********将軍們開始抱怨,如果當年加入的不是北約,而是華約的話,也許他們在布魯塞爾的命運将會更好一些。
|Warsaw Convention;華沙公約
Warsaw Pact(華沙條約組織) 是冷戰時期由蘇聯及其東歐盟友組成的軍事政治同盟,其核心含義和背景如下:
基本定義
Warsaw Pact 全稱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華沙條約組織),成立于1955年5月,旨在對抗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包括蘇聯、波蘭、東德、捷克斯洛伐克等8個社會主義國家。
曆史背景與作用
解散與影響
其他可能的混淆概念
需注意區分“華沙公約”(Warsaw Convention),後者是1929年關于國際航空運輸規則的條約,與軍事同盟無關。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事件或成員國列表,可參考相關權威曆史資料。
"華沙條約"(Warsaw Pact)是一個曆史上的軍事聯盟,由蘇聯及其東歐衛星國家于1955年籤訂,旨在對抗北約(NATO)的軍事威脅。該聯盟于1991年解散。
The Warsaw Pact was established in 1955.(華沙條約成立于1955年。)
The invasion of Czechoslovakia in 1968 was carried out by forces from several Warsaw Pact countries.(1968年對捷克斯洛伐克的入侵是由若幹個華沙條約國家的軍隊進行的。)
"華沙條約"通常用于描述冷戰時期東歐國家和蘇聯的軍事聯盟,以及其在冷戰期間與北約之間的對抗。
"華沙條約"是蘇聯在東歐地區對西方國家實施全面控制的重要工具之一。通過這個聯盟,蘇聯可以控制其在東歐的衛星國家,保護其利益并對抗其敵人。該聯盟成員國之間共享情報和軍事資源,以提高其在冷戰期間的戰鬥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