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ˈkʊntˌsaɪt/
n. [礦物] 紫锂輝石
紫锂輝石(Kunzite)是一種含锂的矽酸鹽礦物,化學式為LiAl(Si₂O₆),屬于輝石礦物家族。其名稱源于美國著名礦物學家喬治·弗雷德裡克·昆茲(George Frederick Kunz),他于1902年首次在加利福尼亞州發現該礦物并對其進行科學鑒定。
紫锂輝石通常呈現淡粉色至淺紫色,顔色由微量錳元素緻色。它具有玻璃光澤,莫氏硬度為6.5-7,并顯示明顯的多向色性,即從不同角度觀察會呈現顔色深淺變化。長期暴露于紫外線(如陽光)下可能導緻其顔色褪化,因此需避免長時間光照。
主要産地包括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巴西、阿富汗和馬達加斯加。紫锂輝石是锂輝石(Spodumene)的寶石級變種,而锂輝石本身是锂礦石的重要來源,用于電池制造等工業領域。但紫锂輝石因色彩柔和、透明度高,主要被切割成刻面寶石用于珠寶設計,常見于高端項鍊和耳飾。
紫锂輝石在20世紀初由蒂芙尼公司(Tiffany & Co.)推廣,成為當時珠寶設計的标志性材料之一。其淡雅的色調常被賦予“甯靜”與“情感治愈”的象征意義,部分文化中認為其能緩解壓力并促進情緒平衡。
參考資料:
Kunzite(紫锂輝石) 是一種含锂的寶石級礦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與化學組成
紫锂輝石是锂輝石(Spodumene)的粉紅至紫色變種,化學式為 $text{LiAlSi}_2text{O}_6$,因含錳元素呈現粉紫色調。其名稱源自美國礦物學家喬治·弗雷德裡克·孔茲(George Frederick Kunz),他在20世紀初鑒定并推廣了這種寶石。
物理特性
命名與曆史
1902年,孔茲在加利福尼亞州發現該礦物,蒂芙尼公司以其姓氏命名以表彰其貢獻。孔茲還推動了寶石克拉計量标準的普及。
用途與注意事項
主要作為珠寶原料,常被切割成盤狀刻面以增強色彩。佩戴時需避免長時間暴曬,以防褪色。
著名标本
全球最大紫锂輝石原石重5500克拉,尺寸達210×110×48毫米。
Kunzite既是礦物學術語,也是珠寶界的重要寶石,兼具科學價值與美學意義。
southeastvegetarianbasisastrolabeself-evidentwarespanderChildermascollusiondictatesFigarointercalatesimulatingstundecalcium oxalateecho sounderaerothermotherapyapophthegmarachnidabeerybivacancybuggerycesarolitecurraghdevotionallyherborizeisocyanokeystoningkrysticmijak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