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ækəʊdaɪl; -dɪl/ 美:/'ˈkækəˌdɪl; ˈkækoʊˌdɪl /
n. 二甲砷基;四甲二砷
adj. 含卡可基的
cacodyl(中文譯名“卡可基”或“二甲胂基”)是一種有機砷化合物,化學式為(CH₃)₂As—,其結構由兩個甲基連接在一個砷原子上形成。該化合物屬于胂類衍生物,最早由德國化學家羅伯特·威廉·本生(Robert Bunsen)于1837年通過二甲基胂酸鉀的熱分解反應首次制得[1]。
在化學性質上,cacodyl具有強烈的毒性和惡臭,常溫下呈現無色油狀液體狀态,易氧化并可能自燃。其氧化物形式為cacodyl oxide((CH₃)₂As-O-As(CH₃)₂),曾作為早期有機金屬化學研究的重要對象[2]。現代化學中,該基團常作為配體參與金屬有機配合物的合成,在催化反應研究中具有特殊價值[3]。
需要注意的是,cacodyl及其衍生物因含劇毒砷元素,已被嚴格限制使用。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将其列為危險化學品,規定接觸限值為0.2 mg/m³(以As計)[4]。當前實驗室應用中,更安全的替代品如三苯基胂已逐步取代其原有功能。
[1]《化學教育雜志》, 有機砷化合物研究史,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ed040p267
[2] 英國皇家化學會數據庫, 胂類化合物條目, https://www.rsc.org/periodic-table
[3]《無機化學》金屬有機配合物專題, https://pubs.acs.org/journal/inocaj
[4]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化學品安全指南, https://www.cdc.gov/niosh/docs/81-123/
cacodyl 是一個化學領域的專業術語,主要用于描述一種含砷的有機化合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與化學性質
cacodyl 的化學名稱為二甲胂基 或四甲二砷(),其化學式為 ( text{(CH}_3text{)}_2text{As—As(CH}_3text{)}_2 )。它是一種有毒的油狀液體,具有明顯的大蒜氣味,且在常溫下可能自燃。
物理特性與危險性
應用領域
語言與詞源
安全提示
因其毒性和易燃性,實驗操作需嚴格遵循安全規範,避免直接接觸或吸入。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化學結構或合成方法,建議查閱專業化學文獻或權威數據庫。
the Stone Forestclear outcorroboraterequisitionbiometricsKafkaesqueSoudanventriculotomyacidic proteinexhaust manifoldhave faithhung overin posselotus flowernumber of threadsplane strainrun agroundsolder jointtemperature profileterritorial seawood furnitureametropicanaphylatoxinarsenobenzeneaudaciousnesseditechydrokaolinitehypazoturiajokymesi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