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drokaolinite是什麼意思,hydrokaolinit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水高嶺石
專業解析
Hydrokaolinite(水合高嶺石)是一種含水的高嶺石族粘土礦物,屬于層狀矽酸鹽礦物。它是高嶺石(Kaolinite)的一種水合變體,其化學組成和結構特性與高嶺石密切相關,但含有額外的層間水分子。
-
化學組成與結構:
Hydrokaolinite 的化學式通常表示為Al₂Si₂O₅(OH)₄·nH₂O,其中nH₂O 代表可變的層間水分子含量。其基本結構單元與高嶺石相同,由一層矽氧四面體片與一層鋁氧八面體片通過共享氧原子連接而成的1:1型二八面體層狀結構。與完全脫水的高嶺石不同,hydrokaolinite 的層間域吸附了額外的水分子。這些水分子以氫鍵與結構單元層表面的氧原子和羟基結合。其結構特征介于高嶺石和埃洛石(Halloysite)之間。
-
物理性質:
- 含水量可變:其含水量(n值)不固定,取決于環境濕度。在高濕度條件下,它能吸附更多水分子;在幹燥條件下則會部分脫水。
- 脫水行為:加熱時,hydrokaolinite 會經曆一個脫水過程。在較低溫度下(通常在100-200°C範圍内),其層間吸附水會首先脫除。進一步加熱至更高溫度(約500-600°C),結構中的結構羟基(OH⁻)才會脫除,形成偏高嶺石(Metakaolinite),這個過程通常是不可逆的。其差熱分析(DTA)曲線通常會在100-200°C附近出現一個明顯的吸熱谷(對應吸附水脫除),并在約550°C附近出現另一個吸熱谷(對應結構羟基脫除)。
- 膨脹性有限:雖然含有層間水,但 hydrokaolinite 的層間膨脹性遠小于蒙脫石等膨脹性粘土礦物。其層間距(d₀₀₁)會隨含水量變化,但變化幅度相對較小。
-
形成與産狀:
Hydrokaolinite 通常不是原生礦物,而是高嶺石在風化或水化作用下的産物。它常出現在:
- 風化殼或土壤剖面中,特别是在經曆周期性幹濕交替的環境中。
- 某些沉積礦床或蝕變帶中。
- 作為高嶺石向其他含水粘土礦物(如埃洛石)轉變的中間産物。
-
應用與意義:
雖然不如高嶺石或埃洛石應用廣泛,但 hydrokaolinite 的存在對理解粘土礦物的水化行為、風化過程以及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如持水性、膨脹收縮性)有重要意義。在陶瓷、耐火材料等工業應用中,了解原料中可能存在的 hydrokaolinite 及其脫水特性對于控制燒成工藝和産品質量至關重要,因為其脫水會影響坯體的幹燥收縮和燒成行為。
參考來源: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Clays (IASC) Glossary of Clay Mineral Terms: https://www.clays.org/glossary/ (定義與結構基礎)
- 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 Mineral Resources Program: Clay Minerals Bulletin: https://pubs.usgs.gov/fs/fs-0048-01/fs-0048-01.pdf (脫水行為與熱分析特征)
-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 Journal Article on Clay Mineralogy in Ceramics: https://ceramics.org/publications-resources/ceramic-tech-today/ (工業應用背景)
網絡擴展資料
根據愛詞霸線上詞典的權威解釋,hydrokaolin(可能被拼寫為hydrokaolinite)是一種黏土礦物,其核心含義如下:
1. 詞義解析
- 英文釋義:Hydrokaolin是埃洛石(halloysite)的水合形式,化學式為Al₂Si₂O₅(OH)₄·2H₂O,屬于1:1型層狀矽酸鹽礦物。
- 中文譯名:常譯為“水埃洛石”或“水合埃洛石”,強調其含有更多結構水分子,與普通埃洛石(halloysite-7Å)相比,層間水含量更高。
2. 礦物特性
- 結構特點:晶體結構由矽氧四面體和鋁氧八面體交替排列,層間通過氫鍵連接,可吸附更多水分子。
- 物理性質:通常呈白色或淺灰色,質地柔軟,遇水膨脹,幹燥後收縮。
3. 應用領域
- 工業用途:因其高吸附性和離子交換能力,常用于陶瓷原料、催化劑載體或環境修複中的吸附劑。
- 地質意義:作為表生環境中的蝕變産物,可用于分析礦床形成條件或古氣候。
提示
若需更專業的礦物學數據(如X射線衍射特征),建議查閱地質學手冊或科研文獻。當前解釋主要基于的詞典定義及礦物學通識。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