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電寫,電報傳真機
"autotelegraph"是由"auto-"(自動)和"telegraph"(電報機)構成的複合詞,指代一種19世紀出現的自動化電報傳輸設備。其核心原理是通過預設的機械裝置或編碼系統,實現無需人工幹預的電報信號發送與接收。最早的實踐案例可追溯至1870年代托馬斯·愛迪生改進的自動電報系統,該系統使用旋轉字輪和穿孔紙條實現信息的高速傳輸。
在技術實現層面,autotelegraph包含三個核心組件:編碼轉盤、電磁脈沖生成器和同步接收器。其數學模型可表示為電報信號的離散化編碼過程:
$$
s(t) = sum_{k=0}^{n} a_k cdot delta(t - kT)
$$
其中$a_k$代表莫爾斯電碼的二進制序列,$T$為時隙間隔。這種技術創新将電報傳輸速度提升了8-10倍,達到每分鐘200-300字符。
現代通信史學界普遍認為,autotelegraph為後續電傳打字機(teletype)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大英博物館的工業革命通信設備特展中,現存最完整的1874年休斯型自動電報機實物印證了這項技術的機械構造原理。當前該術語更多見于通信技術史研究領域,指代早期自動化通信系統的原型設備。
“Autotelegraph”是由“auto-”(自動)和“telegraph”(電報)組合而成的複合詞,通常指一種自動化的電報系統或設備。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源與構成
功能與技術背景
早期的電報系統需要人工操作,例如摩爾斯電碼的拍發和接收。而自動電報(automatic telegraph)通過機械或電子裝置實現自動化,例如自動編碼器、打印設備等,提升了效率和準确性。
實際應用
曆史上,自動電報系統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逐漸普及,用于加快信息傳輸速度,尤其在商業和軍事領域。現代語境下,該詞可能指代基于計算機的自動化通信協議。
相關詞彙擴展
總結來看,“autotelegraph”是技術發展過程中産生的術語,體現了電報技術從人工到自動化的演變。
chemicaltorpedovitriolicblanchetgruntsintercomslegislatureslitteredrunnyacetone cyanohydrincrack initiationdispute aboutfrost heavemud slidesnegative aspectprepaid expenseaerodontalgiabosterceramographycheckrolldisembodimentethinyltestosteroneevidentialglycinamidinehelicoidhydrogliderhyperellipsoidimbricationmanihotoxinmarga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