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antislavery是什麼意思,antislavery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antislavery英标

英:/',æntɪ'sleɪvərɪ/ 美:/'ˌæntaɪˈsleɪvəri; ˌæntiˈsleɪvəri/

類别

GRE

常用詞典

  • adj. 反對奴隸制度的

  • n. 反對奴隸制

  • 例句

  • Although Uncle Tom's Cabin is an antislavery novel, i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slave stories that focus on the life and struggle of black slaves.

    雖然《湯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反蓄奴制小說,但它與一般隻講述黑奴的苦難與掙紮的故事有很大不同。

  • In recent years, the negative associations with Uncle Toms Cabin have, to an extent, overshadowed the historical impact of the book as a vital antislavery tool.

    最近幾十年來,《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這些消極成分,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這本書作為重要的反奴隸制工具的曆史作用。

  • There was an understanding in Salem society that this shameful business was best not spoken of, particularly in Massachusetts, where antislavery sentiments ran high.

    因此,薩勒姆的居民形成了某種共識,大家都對這種可恥的生意避而不談,尤其在當時馬薩諸塞反奴隸制情緒高漲的大背景之下。

  • 專業解析

    Antislavery(反奴隸制)指反對奴隸制度、奴隸貿易以及一切形式的奴役行為的立場、運動或思想。其核心目标是廢除奴隸制,保障所有人的自由與基本人權。

    核心含義與曆史背景

    1. 反對奴役制度:Antislavery 最根本的含義是譴責将人視為財産、剝奪其自由并強迫勞動的制度。它主張奴隸制在道德、倫理和法律上都是錯誤的。曆史上,這一思想在18世紀末至19世紀形成大規模社會運動,尤其在歐美地區,推動廢除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和殖民地奴隸制(如1807年英國《廢除奴隸貿易法案》和1833年《廢除奴隸制法案》)。
    2. 推動立法與改革:反奴隸制運動通過政治遊說、公衆宣傳(如出版刊物、集會演講)和法律訴訟等手段,最終促成關鍵立法。例如,美國1865年通過的憲法第十三修正案正式廢除了奴隸制和強制勞役(除作為犯罪懲罰外)。

    現代延伸與應用

    1. 當代反奴役鬥争:在現代語境下,antislavery 的内涵已擴展至反對一切形式的現代奴役,包括人口販賣、強迫勞動、債務奴役、童工及強迫婚姻等。國際社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1948)、《強迫勞動公約》(1930, ILO第29號)、《廢止強迫勞動公約》(1957, ILO第105號)等文件确立了普遍的反奴役原則。聯合國和國際勞工組織等機構持續推動全球合作,打擊現代奴役現象,據估計全球仍有約4000萬人受其影響。

    理論基礎與價值

    1. 人權與道德基石:Antislavery 的哲學基礎是人人享有固有尊嚴和不可剝奪的權利。它認為自由是基本人權,任何形式的奴役都是對人權的嚴重侵犯。這一理念已成為現代國際人權法的核心原則之一。

    同義詞:abolitionism (廢奴主義,常特指曆史運動)

    反義詞:proslavery (支持奴隸制)

    權威參考來源:

    1. 大英百科全書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 Antislavery Movement (涵蓋曆史背景與運動發展)
    2. 美國國家檔案館 (National Archives) - 13th Amendment to the U.S. Constitution (關鍵法律文本與曆史背景)
    3.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 (OHCHR) -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及國際勞工組織 (ILO) - Forced Labour Convention (現代反奴役國際法律框架)

    網絡擴展資料

    “antislavery”是一個由前綴“anti-”(反對)和名詞“slavery”(奴隸制)組成的複合詞,字面含義為“反對奴隸制”。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核心定義
    指反對奴隸制度的思想、政策或行動,尤其指曆史上針對大西洋奴隸貿易和美洲奴隸制的抗争。例如:19世紀美國的廢奴運動(abolitionist movement)即屬于典型的antislavery行動。

    2. 曆史背景
    該詞常與18-19世紀的社會運動關聯。英國1807年通過《廢除奴隸貿易法案》,美國内戰(1861-1865)中北方聯邦對南方蓄奴州的鬥争,均體現了antislavery理念的實踐。

    3. 語法與用法

    4. 現代延伸
    當代語境中,antislavery概念擴展至反對一切形式的現代奴役,如人口販賣、強迫勞動等。國際組織如“反奴隸制國際”(Anti-Slavery International)仍沿用此術語。

    5. 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事件或組織,建議查閱權威曆史文獻或相關機構的官方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unbearablepin downaffrontedbrownscapricciocockloftFaalFlavoredheraldingindigestivelessonsStoltetenorstrailersastronomical telescopedine in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shifting sanduser interfaceaudioformerbufotalinincyrtosisdermatophiliasisdioleatefarneseneferrographyfoxbasehydroeciumhydrolyseji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