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æŋstrəm/ 美:/'ˈæŋstrəm/
複數:angstroms
n. 埃(光譜線波長單位)
Angstrom is named after the Swedish physicist Anders Jonas Ångström.
埃是以瑞典物理學家安德斯·埃格斯特朗的名字命名的。
Angstrom is used to represent atomic size, bond length,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length.
埃用來表示原子尺寸、鍵長和電磁波波長。
One angstrom equals 0.1 nanometers.
1埃等于0.1納米。
It was named after the Swedish physicist Anders Angstrom.
它取名于瑞典物理學家埃格·斯特朗。
We know that this dimension is roughly one angstrom unit, right?
我們知道,它的尺寸大概是一埃,對嗎?
Thickness increase of bio-layer of angstrom level can be detected.
能夠測試出亞納米級生物膜厚度的增加量。
n.|tenthmeter;埃(光譜線波長單位)
埃(Ångström) 是長度計量單位,符號為Å,主要用于測量原子尺度、分子鍵長和電磁波波長等微觀結構。其定義為:
$$ 1 text{Å} = 10^{-10} text{米} = 0.1 text{納米} $$
國際标準認可
埃雖非國際單位制(SI)标準單位,但被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允許在特定領域使用。ISO 80000标準明确将其列為可與SI單位并用的非SI單位。
來源:國際标準化組織(ISO),ISO 80000-1:2009
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定義
美國官方計量機構NIST将埃定義為精确等于 ( 10^{-10} ) 米,常用于晶體學與光譜學。
來源:NIST物理測量實驗室,單位參考表
該單位由19世紀瑞典物理學家安德斯·約納斯·埃格斯特朗(Anders Jonas Ångström) 命名。他在光譜學研究中首次提出以 ( 10^{-10} ) 米為單位測量光波長,奠定了原子光譜分析基礎。
來源:諾貝爾獎官網傳記,Ångström生平
結構生物學
蛋白質結構數據庫(PDB)中原子坐标默認以埃為單位。例如,DNA雙螺旋的堿基間距約為3.4 Å。
來源:Protein Data Bank,文件格式标準
半導體制造
芯片制程節點(如英特爾7納米技術)中晶體管栅極寬度約70 Å,埃是描述納米級結構的常用單位。
來源:IEEE電子器件期刊,《納米尺度半導體技術》
以下是關于單詞"angstrom" 的詳細解釋:
Angstrom(符號:Å)是長度單位,主要用于原子物理學、化學和電磁波譜研究,表示極小的尺度,如原子尺寸、化學鍵長或光的波長。其命名源自瑞典物理學家Anders Jonas Ångström(1814-1874),他在光譜學領域有重要貢獻。
1 埃(Å)等于: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來源網頁(如搜狗百科、新東方詞典等)。
weightMemphisUgandadoubtfulhubHouse of RepresentativeenclaspLioneloutlawsovernicerevisedsilhouettessprucingangular speedcharge ofCongressional Medal of Honoreconomic circleice scraperInternet accesslife raftpower amplificationtop bananaeisodicfeazehaueritehicorehypsicephalicincompletedjawbreakerlimitless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