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韩柳的意思、韩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韩柳的解释

唐 代古文家 韩愈 和 柳宗元 的并称。 宋 欧阳修 《唐柳宗元般舟和尚碑跋》:“ 子厚 ( 柳宗元 )与 退之 ( 韩愈 ),皆以文章知名一时,而后世称为 韩 柳 者,盖流俗之相传也。”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 韩 柳 并称而道不同。” 清 吴敏树 《与筱岑论文派书》:“ 唐 之 韩 柳 ,承八代之衰而挽之於古,始有此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韩柳"是汉语中对唐代文学家韩愈与柳宗元的并称,这一术语在文学史和词典中特指两位推动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以下是基于权威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术语定义

韩柳

指唐代中期文学家韩愈(768—824)与柳宗元(773—819)的合称。二人同为唐宋古文运动的核心领袖,主张复兴先秦两汉的质朴文风,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浮华文风,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深远。

来源:《辞海》(第七版)"韩柳"词条。


二、人物分述

  1. 韩愈

    • 地位: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
    • 贡献:提出"文以载道""陈言务去"的文学理论,代表作《师说》《原道》等以逻辑严密、气势雄浑著称。

      来源:中华书局《韩昌黎文集校注》序言。

  2. 柳宗元

    • 地位: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并称"韩柳"。
    • 贡献:注重散文的实用性与思想性,山水游记(如《永州八记》)和寓言(如《三戒》)开创文体新境界。

      来源:《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三卷。


三、并称缘由

二人并称源于三方面共性:

  1. 文学主张: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强调文章应"明道""致用",反对形式主义。
  2. 创作实践:韩文雄健磅礴,柳文峻洁深邃,均成为后世散文典范。
  3. 历史评价:宋代苏轼评"韩柳文起八代之衰",奠定其文学史地位。

    来源:《唐宋八大家文钞》(茅坤编)总序。


四、权威文献佐证


五、后世影响

韩柳并称自宋代沿用至今,成为文学史经典术语。如:

网络扩展解释

“韩柳”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

  1. 文学家合称(常见释义) 指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韩愈与柳宗元的并称:

    • 韩愈: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代表作有《师说》《马说》等。
    • 柳宗元:以山水游记和寓言散文见长,如《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
    • 历史地位:两人共同推动古文运动,反对六朝骈文,强调“文以载道”,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深远。
  2. 成语释义(较少见) 由姓氏“韩”与植物“柳”组合而成,形容人的仪态或风度优雅:

    • 起源:借韩国(古国名)人的雅致形象与柳树的柔美姿态作比喻。
    • 使用场景:多用于赞美他人举止文雅,常见于文学或修辞性表达。

注意:在文学史相关语境中,“韩柳”通常特指韩愈和柳宗元,而作为成语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罕见。建议优先参考第一种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霭露逼接草庵馋唾传习畜畜蹙沸挡子倒熟迭为宾主烦倦芬藴肤公弓招过账韩流横门鸿璧花历骄虏假作借账急荒极貌九楹鞠歌行骏泽开单孔硕里边骊火马价银子门馆先生秘异蹑捕弄色跑旱船清狷蛩蛩巨虚上三旗手信水华孙刘讨撮挞市天底下贴库廷说体逊拓界瓦伶蜼螭磑牛危若朝露县购贤厚小比消闲效业斜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