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行道的意思、行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行道的解释

[trade;profession] 〈方〉∶行业

详细解释

(1).道路。《诗·大雅·緜》:“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俞樾 《群经平议·毛诗四》:“行道连文,行亦道也。”

(2).指路人。 宋 苏轼 《表忠观碑》:“今 钱 氏功德,殆过於 融 ,而未及百年,坟庙不治,行道伤嗟,甚非所以劝奬忠臣,慰答民心之义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近日 俄 人费万万帑金以修 西伯利亚 之铁路,阴谋诡计行道皆知。”

(3).实践自己的主张或所学。《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史记·韩昭侯世家》:“ 申不害 相 韩 ,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然则君子应世行道,亦有不守坟墓之时,况为事际所逼也。” 宋 王禹偁 《孙府君墓志铭》:“公即评事之次子,少孤力学,举进士不第,退而修经世之务,欲以布衣干天子,取显位而行道。”《老残游记》第三回:“鄙人行道,没有一定的药金。果然医好了姨太太病,等我肚子飢时,赏碗饭吃,走不动时,给几个盘川,尽够的了。”

(4).修道。 唐 贾岛 《哭柏岩和尚》诗:“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禪身。” 明 高启 《方匡师画》诗:“身若在师行道处,晚来唯讶不闻鐘。”

方言。职业;行当。 孙芋 《妇女代表》:“我想告诉你,叫你还干6*你的行道。”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行道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行道”是一个多音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读音和语境不同而有所区别:

  1. 读作 héng dào(方言读音)
    指具体的行业或职业,常见于口语表达。例如:“他在这行道上干了几十年。”

  2. 读作 xíng dào(标准读音)
    包含两层含义:

    • 实践政治主张或道德学说:源自《孝经》“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强调通过行动践行理念。
    • 古代指道路或路人:如《诗经》中“行道兑矣”指道路畅通,宋代苏轼的《表忠观碑》则以“行道伤嗟”代指路人的感慨。
  3. 其他补充释义

    • 佛教语境中可指修行佛法(如“修术行道”)。
    • 现代汉语中常作为“行道树”的简称,指种植在路旁的树木(如例句“行道树笔直地站在路边”)。

提示:在方言或文学作品中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含义。如需更详细的古籍例证,可参考《孝经》《诗经》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行道

行道(xíng dào)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它可以指行走的道路,也可以指行人或车辆行进的路径。此外,行道还可以指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拆分部首和笔画

行道的拆分部首是行和至,其中“行”是指“走路”,而“至”表示到达的状态。根据汉字的基本部首和笔画数,行道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彳”(行的部首)和“235”(行的笔画)以及“至”(道的部首)和“1334”(道的笔画)。

来源和繁体

行道这个词的来源较早。其中,“行”最早是指行走的意思,而“道”最早是指路。后来,行道逐渐演变为指行人或车辆行进的路径,以及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行道的繁体字为「行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有所不同。行道的古汉字写法为「行道」。

例句

1. 他一路走来,一直行道前进。

2. 马路上有很多行道标示,提醒行人及时停车。

组词

行为、道德、道路、行人

近义词

道路、道德准则、行径

反义词

违法、偏离、不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