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点的意思、拣点的详细解释
拣点的解释
谓选取兵士。《唐律疏议·擅兴·拣点卫士征人》:“诸拣点卫士取捨不平者……拣点之法,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 田悦 因此得展逆谋,伪称恩制,拣点三军。” 宋 范仲淹 《奏乞选河北州县官员》:“国家今於 河 北点得义勇乡兵二十万,亦如 唐 之有府兵也。然所置官属及拣点法制,即与 唐 末类。”
词语分解
- 拣的解释 拣 (揀) ǎ 挑选:挑拣。拣择。拣选。挑肥拣瘦。 同“捡”。 捡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点的解释 点 (點) ǎ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点滴。斑点。点子(a.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b.小的痕迹,如“油点点”;c.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d.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e.最能说明问
网络扩展解释
“拣点”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成语含义(现代用法)
- 基本解释:指从众多事物中挑选出最好的或最重要的部分,强调精选精华。
- 示例:在整理资料时,需“拣点”关键信息,确保内容精炼。
- 近义词:精挑细选、去芜存菁。
二、古代军事术语
- 历史背景:源自唐代法律《唐律疏议》,特指按标准选拔士兵。
- 选拔标准:根据财力、体力、家庭人口(多丁)等综合条件筛选兵士。例如:“财力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
- 应用场景:古代征兵时,官府会通过“拣点”确保军队战斗力。
三、现代扩展用法
- 非正式语境:可引申为“收集零散物品”或“勉强凑合”,如“拣点废品补贴家用”。但需注意,此用法可能与形近词“捡点”(指拾取残缺物或约束行为)混淆,需根据字形区分。
总结建议
- 优先参考高权威来源(如、3),明确核心含义。
- 注意字形差异:“拣点”与“捡点”含义不同,避免误用。
- 结合历史文献:涉及古代释义时,可查阅《唐律疏议》等原文佐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拣点
拣点(jiǎn diǎn)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拣”和“点”。
拆分部首和笔画
在汉字的拆分中,部首是用来表明汉字的意义或分类的元素。拣字的部首是手(扌),点字的部首是火(灬)。拣字的笔画数为9画,点字的笔画数为9画。
来源
拣点二字来源于《说文解字》,意思是挑选出最重要的事物和最关键的问题。这个词语常用在日常生活中,表示人们在选择中准确把握重要的要素或关键的问题。
繁体
繁体字“拣點”是拣点的繁体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拣和点的写法与今天相比有些不同。拣字在古代写法中,拣字的上方是“吊”字旁,下方是“手”字旁。点字在古代写法中,点字的上方是“火”字旁,下方是“口”字旁。
例句
他在图书馆里拣点有价值的书籍。
组词
拣货、点缀、点名、点心。
近义词
挑选、选取、筛选。
反义词
忽视、忽略、漏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