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住的意思、把住的详细解释
把住的解释
(1).控制住,掌握牢。《朱子语类》卷二:“如实有一物,把住、放行在我手里,不是漫説‘收其放心’,某盖尝深体之。此箇大头脑本非外面物事,是我元初本有底。”
(2).守卫,守住。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令人传我的号令去,着下将军 韩厥 把住府门。”
词语分解
- 把的解释 把 ǎ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赏玩)。 控制,掌握:把握。把舵。 看守:把守。把门儿。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把。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把儿。 专权,一手独揽:把持大权。 从后托
- 住的解释 住 ù 长期居留或短暂歇息:居住。住宿。住房。住户。 停,止,歇下:住手。雨住了。 动词的补语(a.表示稳当或牢固,如“站住”;b.表示停顿或静止,如“他愣住了”。c.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
专业解析
“把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动词短语,主要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
紧紧抓住;牢固控制
- 释义: 指用手或工具紧紧握住、抓住某物,使其不松动或脱落;引申为对某个关键环节、关口或局面进行强有力的掌控,使其不失控。
- 用法示例:
- “他用力把住方向盘,避免车辆打滑。” (本义:紧紧抓住)
- “海关人员要严格把住国门,防止违禁品入境。” (引申义:牢固控制关口)
- “质量检验员必须把住产品质量关。” (引申义:严格控制关键环节)
- 字源参考:
- “把” (bǎ): 《说文解字》释为“握也”,本义就是用手握住。在现代汉语中,“把”作为动词的核心含义仍是“用手握住、控制”。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或在线资源如汉典“把”字条。
- “住” (zhù): 在此处作动词补语,表示动作的牢固、持续或达到目的,有“稳固”、“停住”、“止住”之意。它使“把”的动作有了“使之稳固、不移动、不失控”的结果指向。来源:《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
-
把守;守卫
- 释义: 特指守卫在某个重要的地点、通道或岗位上,防止敌人或危险进入。这个含义更侧重于在固定位置执行守卫任务。
- 用法示例:
- “战士们日夜把住山口,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 “保安人员把住大楼入口,检查进出人员证件。”
- 词义关联: 此义项是从“紧紧抓住/控制”的引申义发展而来,专指对地理空间或通道的控制和守卫。
“把住”的核心概念是施加力量以达成稳固的控制或守卫。无论是具体的抓握物体,还是抽象的控制关键点或守卫要地,都强调一种主动的、有力的掌控行为,旨在防止松动、脱落、失控或外部侵入。其语义重点在于“控制”的力度和结果(使之稳固、停住)。
权威性参考来源:
- 释义主要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该词典是汉语规范化的权威工具书,对词语的释义具有广泛认可度。
- 字源及构词分析参考了《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等语言学专业著作。这些著作提供了词语的历史演变和语法功能解析。
- 在线资源如汉典(基于权威辞书内容)可作为辅助参考,查看单字的历史字形和基础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把住”是一个汉语动词短语,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控制住,掌握牢
指通过主动把握关键点或机会来确保对事物的掌控。例如:在商务谈判中“把住核心条款”,或在考试复习时“把住重点知识”。这一含义强调主观上的掌控力,如《朱子语类》中提到“把住、放行在我手里”,体现对事物的支配性。
2. 守卫,守住
多指对空间或位置的防卫,如元杂剧《赵氏孤儿》中“把住府门”,即派人严守入口。现代用法也可延伸为对原则或立场的坚守,例如“把住道德底线”。
其他补充信息:
- 使用场景:常见于正式或书面语境,如职场决策(“把住市场趋势”)、日常控制(“把住方向盘”)、军事防御等。
- 词源发展:最早可追溯至《晋书·张骏传》,后经元曲等文学作品强化其“守卫”含义。
- 近义词:把控、掌控、守卫;反义词:放任、失守。
- 英文翻译:hold firmly, guard, control.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或语境分析,可参考古籍《朱子语类》或元杂剧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集拜上跋勑笨滞步趋才色词品大后日到口妒能害贤废举高族羹墙狗屎堆关系鬼事国讨红轮虹销雨霁画眉府华甍攉酒井底鼃景迈津流急人卢纶麻利命路撚支泥菖烹鹤破家荡産颇李千里同风牵留硗陿清戏氢氧化铝穷鬼人枭热障桑蟃剡溪生磕擦施展跾跾私夫私敛堂前绦鈎提审佗心通唾液兔头望苑威让五角星[形]无路可走想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