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钩镰的意思、钩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钩镰的解释

(1).农用镰刀。《周礼·秋官·薙氏》“夏日至而夷之” 汉  郑玄 注:“夷之以鉤鎌,迫切芟之也。” 北齐  刘昼 《新论·适才》:“ 棠谿 之劍,天下之銛也,用之穫穗,曾不如鈎鐮之功也。”

(2).兵船用具。在长竹顶端装置弯刃,用以钩船、割绳。参阅 明  郭钰 《武备志·钩镰图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钩镰是中国古代兼具钩割与劈砍功能的复合兵器,其名称由“钩”与“镰”二字组合而成,在军事、农业及武术领域均有重要应用。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分项阐释其详细含义及文化背景:


一、字义解析

  1. 钩(鈎)

    指弯曲带刃的器械,用于牵引、悬挂或切割。《说文解字》释为“曲钩也”,引申为钩取、钩连之意。在兵器中,钩的形态可锁拿敌方武器或肢体。

    来源参考:

    《说文解字》在线检索(中华典藏网)

  2. 镰(鐮)

    本义为收割农具,《释名·释用器》载:“镰,廉也,体廉薄也。”其刃部锋利,常用于割断草木茎秆。兵器化后兼具劈砍与钩割功能。

    来源参考:

    《释名疏证补》电子版(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二、钩镰的复合定义

钩镰是结合钩与镰特征的冷兵器,形制为长柄末端装设弯钩与镰刀状刃器。核心功能包括:


三、延伸应用场景

  1. 军事用途

    宋代为克制金国铁浮屠重骑兵,将钩镰枪列为制式装备,专斩马腿。《宋史·兵志》载:“造钩镰枪,以破金人拐子马。”

    来源参考:

    《宋史》卷一九七(国学导航)

  2. 农具演化

    部分农用镰刀加装钩齿(如柴镰、草镰),便于捆束作物,此设计被逆向应用于兵器制造。

    来源参考:

    《中国古代农具图鉴》(中国农业博物馆)

  3. 武术器械

    传统武术中,钩镰发展出套路技法,如少林“钩镰枪”、南派“钩镰刀”,强调钩、割、锁、缠的复合攻击。

    来源参考:

    《中国武术大辞典》收录“钩镰”词条(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四、文化象征意义

钩镰在民间文学中常象征智取与巧力,如《水浒传》徐宁以钩镰枪大破连环马,体现“以技克强”的战术思想。其形制亦影响民俗艺术,如年画中门神常执钩镰状兵器镇邪。

来源参考:

《水浒传》第七十八回(中国古典文学网)


结语

钩镰作为功能性复合词,既反映古代兵器设计的实用性智慧,亦体现农具与军械的技术交融。其释义需结合器物形制、历史语境及文化衍变综合考据,方符合汉语词典的考释传统。

网络扩展解释

“钩镰”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几种解释:

一、农用工具

  1. 基本定义
    指传统农用镰刀,用于收割庄稼或除草。其形制多为弯刃,便于切割植物茎秆。
  2. 历史记载
    《周礼·秋官·薙氏》中提及“夷之以鉤鎌”,汉代郑玄注释为“迫切芟之”,即用钩镰快速割除杂草。北齐《新论·适才》也对比了钩镰与剑在收割效率上的差异。

二、古代兵器

  1. 形制与用途
    在长竹竿顶端装置弯刃,主要用于水战或城防,可钩住敌方船只、割断绳索,兼具攻击与防御功能。明代《武备志·钩镰图说》详细记载了其使用方法。
  2. 实战特点
    因兼具“钩”与“割”的功能,常用于破坏敌方器械或限制行动,属于冷兵器中的特殊类型。

三、成语隐喻

  1. 引申含义
    作为成语时,“钩镰”比喻利用权谋或阴谋手段排除异己,含贬义。“钩”象征权谋设计,“镰”象征铲除对手。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政治斗争或人际博弈中隐秘而狠辣的手段,如“他善用钩镰之术,终登高位”。

四、游戏道具

在游戏《仙剑奇侠传三》中,钩镰是角色“龙葵”的武器,属性为火,攻击时可附加火毒效果,通过渝州武器店购买获得。


总结
“钩镰”既可指实体工具(农具、兵器),也可作抽象比喻(权谋手段),或为游戏虚构装备。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周礼》《武备志》等古籍,或《仙剑奇侠传三》游戏设定。

别人正在浏览...

颁榜播映不正财主单父琴椿象楮镪大阉帝佐东京六姓冬郎方巾丑繙译官丰败海童合心将扶家徭结罔敬事后食惊张集贤跨刀魁名揆日零吃陵岗灵掌六眸柳泉龙神漏尽更阑昧陋没石眠觉密丛丛牛山泪批敕签厅气垫船七窍冒火冗秽三弄善风上梢埏闼慎敬审然湿婆输租澌亡摊盆讨击体裁窝里斗五官将无宰像塔显说消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