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供承的意思、供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供承的解释

供应。《诗·小雅·大东》“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唐 孔颖达 疏:“主人以簋盛飧,以匕载肉,是主人供承之惠,於宾客厚也。”《旧唐书·代宗纪》:“其学生员数,所习经业,供承粮料,增修学馆,委本司条奏以闻。”

侍奉,执役。《太平广记》卷二五三引 隋 侯白 《启颜录·侯白》:“ 侯白 变形貌,著故弊衣,为贱人供承。”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八:“供承童子閒无事,教剉琼花餵白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供承是汉语中的复合动词,由“供”与“承”二字组合而成,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及典籍用例综合理解。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字义分解与核心含义

  1. 本义为供给、呈献,引申为陈述、招认(如供认)。《说文解字》释:“供,设也。从人共声。” 指陈设物品以奉祀或满足需求,后扩展至言语层面的坦白交代。

  2. 本义为接受、承受,《说文》注:“承,奉也,受也。” 强调对责任、义务或指令的接纳与承担。

  3. 复合义

    “供承”融合二者,核心指招认罪行并承担责任,特指古代司法中犯人承认罪状的行为。如《广韵》载:“供,承也”,凸显其法律术语属性。

二、典籍用例与引申义

三、现代使用与权威参考

现代汉语中,“供承”作为古语词,多见于研究文献或历史文本。其法律义项被“供认”“招供”取代,而承担义则融入“供奉”“承担”等词。权威释义可参考:

“供承”是以司法认罪为核心的古汉语词汇,兼具承担职责的引申义,其语义演变体现了汉语词汇从具体行为到抽象责任的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供承”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和发音判断。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供应与侍奉(读音:gòng chéng)

    • 指提供物资或服务以满足需求,如古时主人对宾客的款待。例如《旧唐书》中“供承粮料”指供应粮食。
    • 引申为“侍奉、执役”,如唐代曹唐诗中“供承童子闲无事”描述侍从工作。
  2. 陈述、招认(读音:gōng chéng)

    • 现代用法中可表示坦白陈述事实,如警方笔录中的“供承案情”。

二、用法差异

三、结构解析

提示:若需具体用例或完整文献,可参考《旧唐书》《太平广记》等古籍,或查看来源网页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敖惰白辂百兽长百指八米诗抱撮薄暮布复车箱抽吸斗纹读卷独奏州沸河费累枎疏杠夫缟辂革舃公袭海口市寒乞儿何刘禾黍之悲黄陇慧藏僭君接客衿棍卷掳镌铭拷鞫科察马主男巫弄马捧托平治破暝潜严漆齿礐石去杀人都熔体扫白沙浅儿摄摄噬嗑诗墨水败书诏诵叹甜口儿铁刷吐论吞吐嵬崿相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