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黻绣的意思、黻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黻绣的解释

黑与青相间的花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黻绣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特指古代贵族礼服上以特定纹饰(黻)为题材的精美刺绣工艺及其成品。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字义溯源与工艺特征

  1. "黻"的本义

    指古代礼服上黑青相间的"亚"形花纹(两"己"字相背),象征"背恶向善"的伦理观念。《说文解字》释:"黻,黑与青相次文"。其纹样呈几何对称结构,多绣于帝王百官祭服的蔽膝部位。

  2. "绣"的技法

    指用彩色丝线在织物上刺缀纹样的工艺。黻绣需采用"锁绣""蹙金"等高阶技法,以呈现繁复的黻纹轮廓与渐变色彩,常见于丝绸、锦缎等贵重面料。

二、礼制象征与文化内涵

  1. 等级标识功能

    周代起,黻纹成为"十二章纹"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礼·春官》载:"王之吉服……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则鷩冕",其中衮冕即饰有黻纹的最高规格礼服。不同官阶的黻纹数量、配色均有严格规定。

  2. 伦理哲学隐喻

    黻纹的"两己相背"造型被赋予"君臣相济""去邪崇正"的象征意义。《尚书·益稷》郑玄注:"黻为两己相背,明君臣可否相济",体现儒家政治伦理观。

三、历史演变与实物遗存

  1. 纹样流变

    商周黻纹多呈简洁几何形,汉唐渐趋繁丽,宋明时期与龙纹、云纹组合构成更复杂的补子图案。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代万历皇帝缂丝衮服,其蔽膝部位可见金线黻绣实物。

  2. 当代传承

    传统黻绣技艺现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苏州缂丝、粤绣等仍保留相关针法。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饰中的"海水江崖"纹样,即融入了黻纹设计元素。


参考文献

: 许慎. 《说文解字》卷七下. 中华书局, 2013.

: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商务印书馆, 2011: 68-71.

: 《周礼注疏》卷二十一.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 孔颖达. 《尚书正义》卷五.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 故宫博物院. 《明代宫廷织绣珍品》. 故宫出版社, 2015. 查看藏品

: 中国丝绸博物馆. 《新中装设计中的传统纹样研究》. 2015. 研究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现有资料,“黻绣”一词的释义如下:

基本解释

延伸说明

  1. 文化背景:
    黻纹常见于周代贵族服饰,象征等级与礼仪,如《尚书·益稷》记载“黼黻絺绣”,指代华美礼服。
  2. 工艺特征:
    黻绣可能采用对比鲜明的丝线(如黑、青或黑、白)刺绣,形成几何或象征性图案,凸显庄重感。

注意事项

当前释义仅基于单一低权威性来源,建议结合《汉语大词典》《周礼·考工记》等典籍进一步查证。

别人正在浏览...

拜杖避寿卜钱驰步池柳黜除除释除祥初钟麤大厝顿谍谍杜陵杰丰草长林伏魄鼓鼻归农海陵仓害人急不择言揭宝洁斋进香进运究察剂子儁拔客魂阔诞烈辉例话留视笼铜卖买腼瞢命籍粘胶纤维年尽岁除排球队破土桥死轻浪浮薄纱縠商羊山岭射角深浑释旅数课疏快竦神诉穷肃容搪撑他乡故知托怀外方无风作浪相态笑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