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于柜内或固定壁上用以安放物件的板。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造橱立柜……善製无他,止在多设搁板。”
“搁板”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基本概念
指明清家具中用于分隔柜体上下空间的活动木板,或固定在墙壁上放置物品的板状结构。
材质多样性
包括原木、玻璃、树脂、金属、铁艺、陶瓷、石材等,不同材质适配不同家居风格。
在特定语境中,“搁板”可比喻事情被搁置或中断的状态,如“项目暂时搁板”。但此用法相对少见,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如需进一步了解安装细节或历史演变,可查阅搜狗百科、太平洋家居网等高权威来源。
搁板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将板状物体放置于另一个物体上,使其保持平稳、稳固的状态。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物品的放置或安置动作。
搁这个字的部首是手,表示与手有关的意思,而板这个字的部首是木,表示与木材或木制品有关的意思。
搁这个字总共有8划,而板这个字有8划,所以搁板这个词总共有16划。
搁板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定公五年》一书中。并且有一种繁体字写法是「擱板」。
在古代,搁这个字的写法较为繁复,一般是由象形字「扌」和「各」组成。而板这个字的古时候写法是「版」。
1. 他将书本搁板上,准备开始阅读。
2. 她把碗碟搁板上,整理餐桌。
组词:搁置、搁浅、搁下等。
相似的词语包括放置、安放、摆放。
与搁板相反的词语是拿起、提起,表示从另一个物体上抬起、取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