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连篇絫牍的意思、连篇絫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连篇絫牍的解释

同“ 连篇累牘 ”。 清 汤斌 《答陆稼书书》:“连篇絫牘,无一字发明学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连篇累牍”是由“连篇”和“累牍”组成的并列式成语,原指古代文书篇幅冗长,现多用于批评文字繁复冗余的现象。该成语最早见于唐代魏徵编撰的《隋书·李谔传》,文中记载“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讽刺南北朝时期文坛追求辞藻堆砌的浮夸风气(来源:《中国成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从构词法看,“连篇”指文章数量多,“累”为叠加之意,“牍”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简,组合后形成“内容重复、篇幅冗长”的核心语义。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评述宋人奏议时,亦用此成语批评其文风拖沓(来源:《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中华书局2003年版)。

现代汉语使用中,该成语多作贬义,常见于文学评论和公文写作领域。例如:“这份报告连篇累牍地罗列数据,却缺乏核心观点”即典型用法。《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释义为“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标注为书面语体,带有明显的批评色彩。

网络扩展解释

“连篇絫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ián piān lèi dú,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该成语形容文章或文字篇幅冗长、内容重复,文辞繁杂。它与“连篇累牍”同义,是后者的异体写法。

详细说明

  1. 词义解析

    • 连篇:指文章一篇接一篇,数量多。
    • 絫牍:“絫”通“累”,意为堆积;“牍”指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合起来表示文字堆积成篇,内容冗长。
  2. 用法与语境
    多用于批评文章或言论过于繁琐、缺乏简洁性。例如:“这份报告连篇絫牍,却未切中要害。”

  3. 近义词与关联词

    • 连篇累牍(标准写法,更常用)
    • 长篇大论
    • 冗词赘句
  4. 权威来源说明
    该成语在《汉语大词典》及多个权威语言类网站中被收录,释义一致。需注意部分网页(如)将“絫牍”误注音为“guà dú”,实际应以“lèi dú”为准。

“连篇絫牍”强调文字冗长、内容重复,使用时多含贬义。建议在正式写作中优先使用标准写法“连篇累牍”。

别人正在浏览...

按阅白头行北陵财粟宠荣川岳初宵错别字黨齡胆悸道德责任倒空登斋定风波令递孝东岗子断路读本顿雨服卉归旅国玺酣呶寒暑表鉴别将送减径积畜惊心丧魄记叙几政刻暴郎伉雷霆之怒梁闇梅花落绵幂磨石凝澹怒目而视恰巧青豆房倾逝穷期屈让儒豪瑞脑散篆是非疏晦睡兴説嘴説舌贪滑天外有天铁辙同伙文游台诬蔑仙去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