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符箓的意思、符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符箓的解释

亦作“符录”。 1.道教所传秘密文书符和箓的统称。《北史·魏纪二·显祖献文帝》:“﹝ 天安 元年春正月﹞辛亥,帝幸道坛,亲受符籙。”《隋书·经籍志四》:“符録十七部,一百三卷……籙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符箓》:“《龙鱼河图》曰:‘天遣 玄女 下授 黄帝 兵信神符,制伏 蚩尤 。’《黄帝出军决》曰:‘ 蚩尤 无道,帝讨之。梦 西母 遣人以符授之。帝悟,立坛而请,有玄鱼衔符从水中出,置之坛中。’盖自是始传符籙也。”一本作“ 符録 ”。

(2).道士巫师所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相传可以役鬼神,辟病邪。《旧唐书·方伎传·叶法善》:“ 法善 少传符籙,尤能厌劾鬼神。”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山活6*佛》:“ 乾隆 乙巳、丙午间,有 顺义 民妇 张氏 善医术,兼工符籙祈祷之事。”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符箓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符箓是道教文化中具有特殊宗教意义的符号与文书,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五个层面解析:

  1. 基本释义

    符箓由“符”与“箓”组合而成。“符”指以朱砂或墨书写的神秘图形,象征天神旨意;“箓”则指记录神吏名讳的册籍,二者结合形成沟通天地的媒介。据《道教文化辞典》记载,符箓具有“召神劾鬼、镇魔驱邪”的宗教功能。

  2. 结构与象征

    典型符箓包含三部分:符头(代表主事神祇,如三清符号)、符胆(核心咒语或神将名称)、符脚(罡步或封印标记)。《道法会元》强调其结构需符合“阴阳五行布列之序”,体现道教宇宙观。

  3. 文化内涵

    符箓承载三重文化属性:

  1. 历史演变

    东汉《太平经》已载早期符图,魏晋时期灵宝派完善符箓体系,唐代发展出“符、咒、诀、炁”四法合一的成熟仪轨。宋代《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系统规范了符箓绘制仪范。

  2. 应用场景

    主要分为三类:

网络扩展解释

符箓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概念,综合相关文献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符箓是符与箓的合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起源与发展

符箓术起源于东汉巫觋文化,最早见于《后汉书·方术传》记载的麹圣卿“丹书符”事迹,后逐渐成为道教标志性法术。

三、核心功能

  1. 符的用途:临时性使用,如招财、平安、驱邪等,多与具体事务相关。
  2. 箓的作用:象征道教徒身份等级,赋予行法资格,类似“精神兵符”。

四、分类举例

五、文化意义

作为中国古代神秘符号体系,符箓融合文字、图像与宗教仪式,既体现道教“天人感应”思想,也反映民间信仰对超自然力量的诉求。

如需更详细分类或历史演变,可查阅《道教符箓考》等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邦土薄眉冰肌雪肠不媿下学不清不白乘御大快人心道路相告德祚刁骚睇盼对语盾鼻堕楼分频拂心副职广博过程豪风恍如回陆洁身自守精塙竟直颈椎烬溺九城寄远掎遮眷重絶辔局踖咀嚼英华空头告身冷淘飂冽呢呢痴痴牛渚怪缺望认错骚瑟色额绳墨圣体申菽湿漉漉顺口开河数中肆略天灵盖铁幕通号秃管网住宛如乌干达下截闲花野草遐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