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对语的意思、对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对语的解释

(1).对偶的词句。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平头上尾,尤忌於时;对语儷辞,盛行於俗。”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其诗卷首有一对语云:‘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鸟点头行。’” 郭沫若 《我的作诗的经过》:“﹝我﹞做过《赋得体》的试帖诗,以及这种诗的基步--由二字至七字以上的对语。”

(2).交谈,对话。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诗:“入门相对语,天命良不疑。”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一:“老兵不执役,则屏於舍外,常闻其中若有对语者。近听之,则寂然。” 元 萨都剌 《夜泊钓台》诗:“山僧对语夜未央,不知风露满衣裳。”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同一禹域之民,而对语或须对译,曷若易之为便?”

(3).对偶句中的偶句。 清 梁章鉅 《浪迹丛谈·俞陶泉都转》:“今年在 扬州 ,闻 公眉观察 亦有一联云:‘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生不交利,死不属子,九京可作,捨公其谁与归。’出语本《朱子》,对语本《檀弓》。”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对语”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对偶的词句
    指通过平行语法结构形成反衬或对比的修辞手法,又称“对偶”“对句”。例如英文例句:“朋友夸大他的成就;敌人夸大他的罪恶”()。汉语中常见于诗词、对联,如清代梁章鉅引用《檀弓》中的对偶句()。

  2. 交谈、对话
    表示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如唐代韩愈《赠崔立之》诗:“入门相对语,天命良不疑”()。

  3. 对偶句中的偶句
    特指对偶修辞中的后半部分,需与前句在结构、词性上对应()。


二、修辞学中的延伸意义

作为修辞手法“Antithesis”,其核心是通过对比或反衬增强表达效果。例如: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对语”多用于语言学或文学分析,如评剧音乐韵味与语言的关系()、语音网关功能测试()等场景。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文用例或修辞技巧,可参考汉典()及古典文献中的具体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对语》的意思

《对语》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意为互相交谈或相互对答的言语。可以用来描述两个或多个人之间的对话或对答。

《对语》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对语》的第一个字“对”是由左右结构组成,左边的部首是“寸”,右边的部首是“凵”,共有7画;第二个字“语”是由上下结构组成,上面的部首是“讠”,下面的部首是“吾”,共有7画。

《对语》的来源

《对语》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形容人们互相对答、交谈的情景。

《对语》的繁体

《对语》的繁体字为「對語」。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差异,但《对语》一词的基本形状并未改变。古代有时会在字形上做一些微调,但整体结构和现代写法相似。

《对语》的例句

1. 他们俩在花园里相互对语,讨论着下午的计划。
2. 她和她的朋友们每天都在网上对语,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
3. 会议上大家互相对语,提出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与《对语》相关的组词

互译、互动、互通、对话、对答、对峙、语言、言语

与《对语》近义词

对话、互译、对答

与《对语》反义词

单向、独白、独语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