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抚化的意思、抚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抚化的解释

谓随物变化。 南朝 宋 谢灵运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抚化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顺应自然变化或安抚教化,蕴含哲学与政治双重内涵。以下从词典角度分义项详解:


一、顺应自然变化(哲学义)

指遵循万物生灭、四时更替的自然规律,达到与天地和谐共生的境界。

典籍出处:

《庄子·大宗师》载:“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郭象注:“安于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于寂寥而与天为一也。”此“与化俱去”即“抚化”之意,强调人应安然顺应造化的变迁 。

例证: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诗“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以“抚化”表达对自然变迁的坦然接纳。


二、安抚教化(政治义)

指通过仁政感化百姓,使其归附并接受文明教化,常见于治国方略。

典籍出处:

《后汉书·陈宠传》载:“陛下探幽析微,抚化率人。”此处“抚化”与“率人”并举,体现统治者以德政引导民众 。

例证:

《宋书·武帝纪》称刘裕“抚化归戎,绥静疆埸”,描述其通过怀柔政策安定边疆部族。


现代使用与补充说明

“抚化”属文言雅词,现代汉语极少使用,多见于研究古典哲学、政治文献或诗词赏析领域。其核心思想融合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儒家“以德服人”的治理理念,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哲学与政治伦理的重要概念。

参考资料:

  1. 《庄子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后汉书》(中华书局二十四史修订本)
  3. 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撰,中华书局)
  4.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抚化”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抚化”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随物变化,强调顺应自然或外界环境的变化。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该词出自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句:“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这里的“抚化”指心灵随自然万物变化而感悟,体现道家顺应天地的思想。

  2. 字义分解

    • 抚:本义为安抚、轻按,引申为顺应、感受(如“抚今追昔”)。
    • 化:指变化、转化,亦可表自然规律或教化作用。
      组合后,“抚化”蕴含通过感知与顺应实现内在或外在转化的意境。
  3. 现代语境中的延伸
    在少数现代用例中(如历史事件描述),可能被借用为“安抚教化”的简写,例如:“对泰雅族采取怀柔抚化策略。” 但此用法非传统义项,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提示: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哲学讨论,日常使用较少。如需深入探究,可查阅《谢灵运集》或相关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杯酒释兵权避乖龙冰茶诧怪剗磢唱戏産褥大宗都赫媠服坊门访贤府命刚巧高谈弘论隔壁公量乖剌和气致祥环攻华严灰笔贾长头兼属佳冶羯磨急松松考绩幽明馈饎亮富丽川列风淫雨流花昧履支目达耳通偏裻偏谬偏质譬称贫疾任势三青子睡功水质熟结四务傱萃娑婆世界夙智泰极嗒焉铁定惕厉通风机歪八竖八文工团物尽其用贤雅閜寪邪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