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風角的意思、風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風角的解释

1.古代占卜之法。以五音占四方之风而定吉凶。《后汉书·郎顗传》:“父 宗 ,字 仲绥 ,学《京氏易》,善风角、星筭、六日七分。” 李贤 注:“风角谓候四方四隅之风,以占吉凶也。”《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三年》:“己亥,帝自 晋阳 奉太后还 鄴 ,至 紫阳 ,遇大风。舍人 魏僧伽 习风角,奏言:‘即时当有暴逆事。’”《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有一术士,号 富春子 ,善风角鸟占, 贾似道 招之,欲试其术,问以来日之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郑成功 据 臺湾 时,有 粤 东异僧泛海至,技击絶伦,袒臂端坐,斫以刃,如中铁石;又兼通壬遁风角。”

2.角笛声。 唐 贾岛 《行次汉上》诗:“ 汉 主庙前 湘水 碧,一声风角夕阳低。” 明 何景明 《十月一日》诗之二:“暮灯喧巷哭,风角起边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風角是中國古代占卜術的一種,指通過觀察風向、風力、風聲等自然現象來預測吉凶或判斷人事變化的方法。其核心是將風的方位、強弱與陰陽五行、天干地支等理論相結合,形成一套系統的占驗體系。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定義與原理

  1. 字義溯源

    「風」指自然氣流,「角」本義為方位(如東北、東南等「八風」方位),合指觀測風的方位與特徵以占卜。古人認為風是天地之氣流動的體現,可反映人事興衰與天道意志。

    來源:《後漢書·郎顗傳》載「父宗,學《京氏易》,善風角星算」;《乙巳占》卷十「候風法」。

  2. 理論基礎

    以陰陽五行、干支曆法為框架,將風分為八類(如「條風」「景風」等),對應八卦方位與時令。例如:

    • 春分東風:主生發,吉;
    • 冬月北風:主肅殺,凶。

      來源:《史記·律書》「八風」說;《開元占經》卷九十三「風占」。


二、操作方法與應用場景

  1. 觀測要素

    • 風向:以「八風」對應人事(如東風主穀物豐收,西風主兵事)。
    • 風聲:如「宮風」聲如雷鳴,主災異;「商風」淒切,主刑殺。
    • 風速與形態:驟風(「暴風」)主變亂,持續和風主祥瑞。
  2. 實用領域

    • 軍事:預測戰事勝負(如《三國志》載諸葛亮「借東風」實為風角術應用)。
    • 農業:判斷氣候與收成(《淮南子》載「春風至則穀物生」)。
    • 災異預警:如《漢書》記大風折木預示政變。

      來源:《武備志·占度載》「風角篇」;《農政全書》「占候」章節。


三、文化意義與學術傳承

風角術體現了古人「天人感應」的哲學觀,是中國氣象學與占卜文化交融的產物。其方法被收入《乙巳占》《開元占經》等典籍,並影響後世六壬、奇門遁甲等術數。唐代李淳風、明代劉伯溫均以精於風角著稱。

來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術數類》;《中國方術大辭典》(廣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


參考文獻

  1. 范曄,《後漢書·郎顗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李淳風,《乙巳占》,收錄於《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天文卷》。
  3. 瞿曇悉達,《開元占經》,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本。
  4. 陳維輝,《中國方術大辭典》,廣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
  5. 班固,《漢書·五行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風角”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古代占卜方法

指通过观测风向、风力及方位来预测吉凶的方术,属于古代术数的一种。具体方法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对应四方之风,结合阴阳五行理论进行占断。例如:

二、角笛声或风声

在文学作品中,常借指边塞或凄凉场景中的笛声或风声。例如:

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提到现代航空术语中“风角”指航迹线与风向的夹角(WA),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词典。建议优先参考占卜与文学两类传统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安心乐业百泉避猫鼠尘区储蓄银行担笈调议第三飞鸿踏雪風幌富寿改絃高睨公社姑恕候逻换字文章花头讲场蒋光鼐脚鈎价人惊弦雁寄人篱下苦迭打瘣木乐郊理解灵蟾留军壁邺罗口蛮藤马蹄香南阜秾繁骈立披对辟邪烬千帆跄捍倾回企予圈地劝谕屈产驱疟宂迫三人月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沈陆霜花私词停刊铜郭媮幸违序杌棿毋庸狎逼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