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匪唯 ”。1.非但;不只。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礼乐是悦,诗书是敦,匪惟摭华,乃寻厥根。”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匪唯无益,乃反为损。”《太平广记》卷二四一引 唐 无名氏《王氏闻见录·王承休》:“自当初打破 梁原 城池,掳掠 义寧 户口,截腕者非一,斩首者甚众,匪惟生彼人心,抑亦损兹圣德。” 明 李东阳 《送石邦彦检讨序》:“ 邦彦 视予若弟子之於师,坐立称谓,匪惟不为抗,又若有过焉者。”
(2).不是。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匪惟帝老大,皆是王忠勤。” 仇兆鳌 注:“此皆王之忠勤所格,非帝老而倦游也。”
“匪惟”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非但;不只
表示递进关系,强调后文内容比前文更进一步。例如:
不是
用于否定判断,但此用法相对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匪惟是一个汉语词语,表示“不仅”、“不只是”之意。它可以用来表达某种情况或事物不仅有一种特点或表现,还有另外一种特点或表现。
拆分部首和笔画匪惟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匚”和“心”。
匚的部首是“匚”,总笔画数为3。
心的部首是“⺗”,总笔画数为4。
来源匪惟最早见于《汉书·卷56·董仲舒传》:“夫道...而动心者,惟贤者也;而不动心者,匪惟愚者也。”
繁体匪惟的繁体为「非惟」。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匪惟的写法可能和现代略有不同,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古代文献。
例句他的成绩不仅优秀,匪惟在学术研究上也有突出的表现。
组词匪恶、匪伪、惟念、惟一等。
近义词除了、不止、不仅仅。
反义词只是、仅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