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上闻。具名上奏。《史记·周本纪》:“维天建 殷 ,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 唐 韩愈 《燕河南府秀才》诗:“功曹上言公,是月当登名。”
(2).犹扬名。 唐 韩愈 《复志赋》:“岂不登名於一科兮,曾不补其遗餘。” 宋 周必大 《米芾马赋》:“ 元章 词笔俊拔,略无滞碍。使能约以法度,博以学问,则生当独步翰墨之场,没且登名文章之録,其成就岂止此而已。”
“登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不同角度解析,综合搜索结果中的信息可归纳如下:
上闻、具名上奏
指通过正式文书向上级或朝廷呈报,多用于古代行政流程。例如唐代韩愈《燕河南府秀才》诗:“功曹上言公,是月当登名。”
扬名、成就声誉
强调通过功绩或才能获得名声。如韩愈《复志赋》:“岂不登名於一科兮,曾不补其遗餘。”宋代周必大也提到“登名文章之録”,即通过文才显赫。
古代文献
《史记·周本纪》记载“登名民三百六十夫”,指记录贤者之名;唐代诗句中多用于科举或仕途场景。
现代造句
如“登名於一科”表达科举中榜,“骑单车登名山”则引申为通过行动获得成就。
作为名字时,“登”象征上升、进取,“名”代表声誉,组合后寓意积极向上且追求卓越,如“登临高处”“名扬四海”。
“登名”兼具行政流程与个人成就的双重内涵,需结合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史记》、唐宋诗文等古籍原文。
拆分部首:立 + 自
笔画:9画
《登名》是指登记、注册自己的姓名或名字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把自己的名字添上名册。
《登名》这个词来源于古代官方机关或学府为了管理人口或学生而编写的名册,需要个人前来“登名”。
繁体写法:登名
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古时汉字中的“名”字和现代相似,但“登”字却以仿佛人物跨越一条横线的形态写成。
1. 为了参加考试,你需要先登名。
2. 我已经在学校登名了,现在可以正式成为一名学生了。
组词:
- 名册
- 登记
- 注册
- 姓名
近义词:
- 登记
- 注册
反义词:
- 除名
- 取消登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