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箧的意思、画箧的详细解释
画箧的解释
(1).佛教语。喻虚幻不实之身。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序:“居兹三惑,示画篋之非真;出彼四门,惊浮云之易灭。”参见“ 画篋蛇 ”。
(2).雕饰的妆奁。 明 张婉 《如梦令》词:“晴日晚春天,画篋香消荳蔻。消瘦,消瘦,又是断肠时候。”
词语分解
- 画的解释 画 (畫) à 绘图:绘画。画图。画像。画地为牢。画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 图像:画面。画片。画坛。画板。画卷(刵 )(a.成卷轴形的画;b.喻壮丽的景色
- 箧的解释 箧 (篋) è 箱子一类的东西:藤箧。行(妌 )箧。书箧。箧笥(收藏东西的竹器)。 笔画数:; 部首: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画箧”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 字面含义:指装饰华丽的箱子或妆奁。“箧”本义为竹制的小箱(如书箧、行箧),而“画”可理解为彩绘或雕饰,组合后表示带有图案或精美装饰的容器。例如,古代可能用“画箧”指代女子存放首饰、衣物的妆奁。
2.佛教引申义
- 哲学比喻:佛教用语中,“画箧”被用来比喻虚幻不实的人身或物质存在。这一概念出自南朝梁简文帝的《菩提树颂》序:“居兹三惑,示画箧之非真;出彼四门,惊浮云之易灭。”意指人的肉体如同彩绘的箱子,外表华丽却本质虚妄,强调对物质执着的超脱。
3.补充说明
- 结构:词语结构为“画(半包围结构)+ 箧(上下结构)”,拼音为huà qiè(注音:ㄏㄨㄚˋㄑ一ㄝˋ)。
- 用法: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古籍或佛教典籍中。
如果需要进一步验证或扩展,建议参考权威佛学词典或古典文献(如《全梁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词义
《画箧》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存放绘画作品的盒子或箱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画箧》的部首是“⺌”(竖钩),总共包含12个笔画。
来源与繁体
《画箧》一词最早出现在《增广贤文》一书中,是明代刘基所编,记载了许多格言和佳句的古代文集。繁体字为「畫箧」。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画箧》字的写法可能会和现代略有不同,但基本结构依然相似。古代人们写字时使用毛笔,因此字形有时会出现一些笔画的变化。
例句
1. 我的画箧里收藏着很多名家的作品。
2. 她打开画箧,拿出一本书,开始欣赏其中的绘画作品。
组词
画册、画架、画板、画室、画廊。
近义词
美术盒、绘画盒、绘图盒。
反义词
书箱、文房四宝、墨盒。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