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利兵器。 汉 刘向 《说苑·权谋》:“ 晋 人已胜 智氏 归,而缮甲砥兵。”
“砥兵”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ǐ bīng,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字面解释
“砥”指细的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兵”指兵器或士兵。因此,“砥兵”字面意为磨利兵器,如《说苑·权谋》中记载:“晋人已胜智氏归,而缮甲砥兵”,描述战后整备武器的行为。
引申义
比喻严格训练士兵,通过磨炼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例如“砥兵砺伍”一词中,“砥兵”即指对军队的长期锤炼。
“砥兵”兼具具体动作(磨兵器)与抽象意义(训练士兵),需结合语境理解。其核心在于通过磨砺实现强化,既可用于军事场景,也可扩展至其他领域的提升过程。
砥兵(dǐ bīng)一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砥字的部首是石,笔画数为5,而兵字的部首是八,笔画数为7。
砥兵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尚书·虞书·大禹诰命》中的记载,意为磨砺士兵的心智、品德和技能。
在繁体字中,砥兵是「礪兵」。繁体字中的「礪」字由石和麗两个部首组成,意味着利用磨石磨兵器。
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现在的砥字写作「砥」,古代常见的写法有「砥」、「鏑」、「䢬」等。而古代的兵字写作「兵」,较现代的写法「兵」有所变化。
以下是一个例句:“只有砥兵精神,才能保卫家园。”
与砥兵相关的组词有:砥礅(意为磨石为禅修行的道具)、砥砺(意为磨砺、锤炼)、砥石(意为磨刀用的石头)。
近义词有:磨砺、锻炼、修炼、培训。
反义词有:放松、懈怠、堕落、懒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