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灌木的意思、灌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灌木的解释

[bush;shrub;frutex] 丛生之木

一丛乌饭树灌木

详细解释

(1).丛生之木。《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毛 传:“灌木,藂木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修竹葳蕤以翳薈,灌木森沉以蒙茂。”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灌木縈旗转,仙云拂马来。” 清 龚自珍 《臣里》:“芝朮、灌木不并续,不知植类众也。”

(2).今指植株矮小,靠近地面枝条丛生而无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 徐迟 《大场的一夜》:“远处的灌木丛中,突然一条红线,冲天而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灌木是植物学中一类常见的木本植物,其定义和特征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灌木指无明显主干、呈丛生状态的矮小木本植物,高度通常在3米以下。部分定义将最大高度扩展至6-10米,但强调其与乔木的显著区别在于多茎丛生特性。例如玫瑰、杜鹃、茉莉等都属于典型灌木。

二、形态特征

  1. 茎干结构:多数无主干或主干短小,近地面处即分枝丛生
  2. 高度分类:
    • 小灌木(<0.5米):如胡枝子
    • 半灌木(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如蒿类植物
  3. 生长特性:多年生,木质茎持久存在,部分为常绿或落叶

三、主要类别

分类依据 类型示例
观赏特性 观花(牡丹)、观果(火棘)、观枝(红瑞木)
茎质结构 全木质(黄杨)、半木质(部分蒿类)
生长形态 直立型(月季)、垂枝型(迎春)、攀援型(藤本月季)

四、生态价值

灌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保持水土、提供栖息地等功能,园林应用中兼具观赏与经济价值。约60%的灌木品种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拥有超过6000种灌木资源。

可通过中国气象局官网或全球百科获取更完整的灌木分类图谱和生态数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灌木

灌木,又称灌木丛,指生长较低,枝干较矮小的植物。它与高大的乔木相对,一般高度不超过3-5米,枝干多且密集。灌木丛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拆分部首和笔画

灌木的部首是木,由"木"字的左半部分组成,表示与植物、木材相关。它的笔画数为7划。

来源和繁体

灌木一词形成于晋代,最早见于《尔雅·釋草》,原指“三千石以下之木,高三仞以上。”后来,灌木逐渐指代植物中较低且枝杈繁密的形态。在繁体字中,灌木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明显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古籍中,灌木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篇幅有限,目前无法完整地给出古时候汉字写法的详细说明。但可以确认的是,灌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例句

1. 这片林地里长满了各种各样的灌木。

2. 小鸟们在灌木丛中筑巢,温暖又安全。

组词

灌木林、灌木丛、灌木长势、灌木种植、花灌木

近义词

矮树、矮木、低树丛

反义词

高大乔木、高树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