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n] 古代军中白天来烧饭,晚上用来敲击巡更的用具(铜制)
古代行军用具。斗形有柄,铜质;白天用作炊具,晚上击以巡更。《史记·李将军列传》:“及出击 胡 ,而 广 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一本作“ 刀斗 ”。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刁斗。”一说铃形。 司马贞 索隐引 荀悦 云:“刁斗,小铃,如宫中传夜铃也。” 南朝 梁 虞羲 《咏霍将军北伐》:“羽书时断絶,刁斗昼夜惊。” 唐 李颀 《古从军行》:“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金 庞铸 《田器之燕子图》诗:“燕已归飞我未归,刁斗声中忽惊岁。”《花月痕》第四七回:“将到 寿州 ,望着贼营灯火,如一天繁星,刁斗之声,络绎不絶。”
刁斗是中国古代军队中使用的一种多功能器具,又称“金柝”“焦斗”,其含义和用途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刁斗为铜制军用器具,形似盆,容量约一斗(古代计量单位),具有炊煮和巡更双重功能。白天可作炊具烧饭,夜间敲击发声以报时警戒,故《史记》有“不击刁斗以自卫”的记载。
“刁”字除指代器具外,亦可引申为“机敏”或“狡黠”,如《再生缘》中“这话实在刁的”形容言语巧妙,但此用法与“刁斗”本义无直接关联。
刁斗是古代军事生活中兼具实用与象征意义的器物,其形制、用途在历代文献中留有清晰记录,但具体细节存在学术讨论空间。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史记》《汉书》等原始史料或汉代出土文物报告。
《刁斗》一词是指人或行为狡猾、狡诈、奸诈的含义。这个词常用于形容那些心思难以琢磨、行为不光彩或具有欺骗性的人或行为。
《刁斗》是一个由两个部首组成的词语。其中,“刁”字的部首是“刀”,“斗”字的部首是“斗”。根据这两个字的笔画数,分别为“刁”字有两笔,“斗”字有八笔。
《刁斗》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周书·大禹谟》中。在古代,刁斗指的是一种用来编绳、系缚物件的绳索或树枝捆扎工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象征行为狡诈的词语。
繁体字《刁斗》为「刁鬥」。
在古代,刁斗字的写法为「刅鬥」。
1. 他的行为真是刁斗,总是让人捉摸不透。
2. 这个人有着一双刁斗的眼睛,看起来总是充满了阴谋。
3. 不要相信他,他总是善于使用刁斗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刁悍、刁钻、刁滑、刁难、刁蛮、刁民、斗胆、斗志、斗争。
狡猾、狡诈、奸诈、狡狯。
正直、诚实、老实、真实。
暗时白铺暴慠北大荒炳灵摈压曹靖华长名触类词馆簇锦团花道室电耀顿觉风裁富家子高步梗化跟上宫壶功课官程顾影弄姿寒蜩豪幸荷惧皇太子惠抚惛愦火长火炬芨芨草进律镌错拒捕钜制康斯坦察劳师糜饷两道头陵诮陆处蝥贼囊括排拨排球赛缥烟啓碇情词亲礼七占散句升遐神溜世口熟练淑茂蓊荟香林八节枭悬习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