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胆俞的意思、胆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胆俞的解释

人体穴位名。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卷三:“胆俞,在第十椎下两傍,各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所发,正坐取之。”《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背部主病针灸要穴歌》:“胆俞主灸脇满呕,惊悸卧睡不能安,兼灸酒疸目黄色,面发赤斑灸自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胆俞是中医经络学说中的特定穴位名称,属足太阳膀胱经。《黄帝内经》记载其为“胆之背俞穴”,意指胆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位置。其定位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解剖学层面对应斜方肌下缘和背阔肌肌腱的交界区域。

该穴位的主要功能为疏肝利胆、调理中焦,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胁痛、口苦等肝胆系疾病。《针灸甲乙经》指出胆俞可配合阳陵泉、太冲等穴位,增强疏泄胆郁的效果。现代研究显示,刺激胆俞能调节胆汁分泌,缓解胆囊炎引发的放射性疼痛。

典籍中特别强调胆俞与情绪的相关性,《类经图翼》描述其主治“惊悸不眠”,印证了中医“胆主决断”的理论体系。针灸操作时需以斜刺法进针0.5-0.8寸,避免直刺过深损伤胸膜。

(参考资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腧穴名称与定位》国家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针灸学》第10版、《中华医典》电子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胆俞是中医针灸学中的重要穴位,其释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名称与属性

二、定位与取法

三、解剖结构

四、功能与主治

五、操作与注意事项

胆俞穴是中医“胆病从俞治”理论的典型应用,兼具诊断与治疗价值。其命名、定位及功效均体现了中医“脏腑-体表”关联的整体观,临床常用于肝胆、消化系统及情志类疾病的综合调理。

别人正在浏览...

白腊明经菜单裁折察验臣伏春扈撮哄啗説敦缛敚攘饿虎擒羊负屈衔冤膏茶咯吱龚行管钥寒蟾汉珥貂魂洲加减见解矫言伪行饥肠景相静缘禁垧恐吓来人连踪林离六神亲眷礼园鸾鹤舆忙冗曼妙门屏瑉玉靡冗嫫姆腻抹劝赞人卒软语温言散带衡门时贤尸主手墨谈今论古桃径题柱通观全局铜禁投鼠之忌瓦罂痿蹶务穑仙人跳夏卿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