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尾的意思、鹑尾的详细解释
鹑尾的解释
(1).星次名。指翼、轸二宿,古以为 楚 之分野。《国语·晋语四》:“岁在寿星及鶉尾,其有此土乎!” 韦昭 注:“自张十七度至軫十一度为鶉尾之次。”《史记·天官书》“翼为羽翮,主远客” 唐 张守节 正义:“翼二十二星,軫四星,长沙一星,辖二星,合軫七星皆为鶉尾,於辰在巳, 楚 之分野。” 清 阮元 《畴人传·王锡阐下》:“乃仲秋辛巳朔,日月交于鶉尾之次。”
(2).星宿名。即张宿。
词语分解
- 鹑的解释 鹑 (鶉) ú 〔鹌鹑〕见“ (鶉)鹌”。 笔画数:; 部首:鸟; 笔顺编号:
- 尾的解释 尾 ě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 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 在后面跟:尾随。尾追。 量词,指鱼:三尾鱼。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头
专业解析
鹑尾是汉语中兼具天文与物候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分为两大体系:
一、星宿分野概念
- 星官定位:特指二十八宿中的翼宿与轸宿。《晋书·天文志》载"翼轸楚分野,谓之鹑尾",此处取南方朱雀七宿末端的形象命名,对应楚地(今湖北、湖南区域)。
- 星次划分:古代天文历法将黄道分为十二星次,鹑尾对应张、翼、轸三宿,时段约当农历七月至八月。《尔雅·释天》注疏称"鹑火之次,至张宿之末为鹑尾",显示其与相邻星次的接续关系。
二、物候象征意义
- 时序标志:《礼记·月令》郑玄注"孟秋之月,日在翼,斗建申",此时朱雀星象尾部指向西南方,故《淮南子·天文训》用"鹑尾指申"描述立秋时节的天象特征。
- 生物体征:据《本草纲目》禽部记载,古人在观察鹌鹑时,发现其尾羽短促的特征与星宿排列相似,形成"鹑尾"的具象化命名依据。
词源考证显示,该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五年》"鹑之贲贲,天策焞焞",杜预注将"鹑"解为"鹑火星",而"尾"作为方位词引申出空间序列的终始概念。唐代《开元占经》卷六十三进一步明确"鹑尾属巳宫",反映后世天文划分的演变。
网络扩展解释
“鹑尾”是一个古代天文术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星次名(主要含义)
- 对应星宿:指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
- 分野与地域:古代星象学中,鹑尾对应楚国的地域,属荆州范围。
- 时间范围:阴历约八月初八至九月初七(以节气为标准),对应十二辰中的“巳”。
- 文献依据:
- 《国语·晋语》提到“岁在寿星与鹑尾”,预示地域归属。
- 《晋书·天文志》明确记载鹑尾的星宿范围及分野。
二、星宿名(次要含义)
少数文献(如《国语》韦昭注)将鹑尾解释为张宿,但此说法较为少见,可能与不同时期的天文划分差异有关。
补充背景
- 十二星次:鹑尾属于中国古代划分的十二星次之一,用于标记日月星辰的运行位置及节气变化。
- 文化意义:体现了古人对星象的崇拜,常用于占卜、分野等传统天文活动中。
提示: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分野细节,可参考《国语》《晋书》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浅百思莫解奔赴表生不竞不絿储岑促景村赛大白天道德价值等边三角形调服都市放发分定附名钩深极奥缑氏瓜拐弯抹角含敛虹辉涣涣斛斗疆疆简缩架舌头惊津津卒刻溪空当子,空当儿快牛老院公腊蚁连旂柳芳历旒旗厉音镂子推率敛马复令帽子扪钥孽苗蟠龙卧虎喷散喷嘴儿七个头八个胆倾下热狂认范擅兴生拖死拽守晩司晨肆宥伪定缊畜卧甲无任之禄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