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成命的意思、成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成命的解釋

[issued order] 既定的天命。已形成并實施的決議;已下達的號令

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詩·周頌·昊天有成命》

師無成命,多奮何為?——《左傳·宣公十二年》

成命難違

詳細解釋

(1).既定的天命。《詩·周頌·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奉上天之成命,師聖人之遺書。”

(2).既定的策略。《左傳·宣公十二年》:“ 鄭 人勸戰,弗敢從; 楚 人求成,弗能好也。師無成命,多備何為?”

(3).已作出的決定,已發布的命令。《魏書·範紹傳》:“以父憂廢業,母又誡之曰:‘汝父卒日,令汝遠就 崔生 ,希有成立。今已過期,宜遵成命。’ 紹 還赴學。”《資治通鑒·後唐明宗天成四年》:“ 福 自刺史無功建節,尚復何求!且成命已行,難以復改。” 巴金 《死去的太陽》二十:“工人們正式向廠方提出條件,要經理道歉,要撤換賬房,要收回開除工人的成命,還要增加工錢。”

(4).命名。《國語·魯語上》:“ 黃帝 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財, 顓頊 能修之。” 韋昭 注:“命,名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成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詞源與出處

  1. 古代典籍

    • 出自《詩經·周頌·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意為上天有既定的旨意,周文王、武王接受并遵循。
    • 《左傳·宣公十二年》中也有“師無成命,多奮何為?”的用法,強調軍隊若無既定決策,難以行動。
  2. 曆史用例

    • 《明史·忠孝狀元舒芬》記載,舒芬曾勸谏皇帝“乞收成命”,即請求撤銷已發布的命令。

用法與例句

  1. 常見搭配

    • 收回成命:撤銷已發布的命令。
      例句:明代官員常以“乞收成命”勸谏帝王();現代如“政府迫于壓力收回成命”()。
    • 遵循成命:遵守既定決策。
      例句:“宜遵成命,以彰聖孝”()。
  2. 現代語境

    • 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表達,如“公司高層堅持成命,未因抗議而改變決策”。

“成命”強調“既定性”,既可指天命、曆史規律,也可指具體的政令或決定。其核心用法圍繞“發布”與“撤銷”展開,常見于曆史文獻和正式文本。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成命》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成命(chéng mìng)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成就、命運、宿命。它由兩個字組成,成和命,傳達着達成某個目标或命中注定的命運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命》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禾(hé)和口(kǒu)。禾代表着莊稼,口代表着嘴巴。成字的筆畫數是8,命字的筆畫數是8。 來源: 《成命》這個詞由成字和命字組合而成。成字表示實現、完成、達到目标的意思,命字表示命運、宿命的含義。 繁體: 在繁體字中,《成命》這個詞的寫法是《成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成字和命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整體意義保持一緻。請注意,我無法提供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 例句: 1. 他努力工作,終于實現了自己的成命。 2. 她相信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不願接受任何宿命的安排。 組詞: 與《成命》相關的組詞有:命題、成全、成就、成長、命運等。 近義詞: 與《成命》近義的詞語有:達成、實現、注定等。 反義詞: 與《成命》反義的詞語可能有:未實現、不如意、反命運等。 希望這些回答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