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成命的意思、成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成命的解釋

[issued order] 既定的天命。已形成并實施的決議;已下達的號令

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詩·周頌·昊天有成命》

師無成命,多奮何為?——《左傳·宣公十二年》

成命難違

詳細解釋

(1).既定的天命。《詩·周頌·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奉上天之成命,師聖人之遺書。”

(2).既定的策略。《左傳·宣公十二年》:“ 鄭 人勸戰,弗敢從; 楚 人求成,弗能好也。師無成命,多備何為?”

(3).已作出的決定,已發布的命令。《魏書·範紹傳》:“以父憂廢業,母又誡之曰:‘汝父卒日,令汝遠就 崔生 ,希有成立。今已過期,宜遵成命。’ 紹 還赴學。”《資治通鑒·後唐明宗天成四年》:“ 福 自刺史無功建節,尚復何求!且成命已行,難以復改。” 巴金 《死去的太陽》二十:“工人們正式向廠方提出條件,要經理道歉,要撤換賬房,要收回開除工人的成命,還要增加工錢。”

(4).命名。《國語·魯語上》:“ 黃帝 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財, 顓頊 能修之。” 韋昭 注:“命,名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成命是漢語複合詞,由“成”(既定、完成)與“命”(命令、決定)組合而成,核心含義指已形成且不可更改的命令或決定。其釋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展開:


一、既定的命令(多指上位者的指令)

指由權威方正式下達、具有約束力的命令,強調其不可撤銷性。

例證:

“收回成命”指撤銷已發布的命令,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正式文書,如《左傳·宣公十二年》載楚王“遂疾進師,子重不可,王曰:‘天之命也,成命矣!’”,此處“成命”即指不可違抗的天命或君令。


二、已形成的決定(泛指不可變更的決議)

延伸指經商議或約定後确定的方案、計劃,含“塵埃落定”之意。

例證:

如商務場景中“合同已成命,雙方需遵守條款”,或日常表述“此事既已成命,不必再議”。


近義詞辨析


參考資料:

釋義綜合自《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對“成命”的條目解釋,及《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中關于“成”與“命”的構詞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成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詞源與出處

  1. 古代典籍

    • 出自《詩經·周頌·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意為上天有既定的旨意,周文王、武王接受并遵循。
    • 《左傳·宣公十二年》中也有“師無成命,多奮何為?”的用法,強調軍隊若無既定決策,難以行動。
  2. 曆史用例

    • 《明史·忠孝狀元舒芬》記載,舒芬曾勸谏皇帝“乞收成命”,即請求撤銷已發布的命令。

用法與例句

  1. 常見搭配

    • 收回成命:撤銷已發布的命令。
      例句:明代官員常以“乞收成命”勸谏帝王();現代如“政府迫于壓力收回成命”()。
    • 遵循成命:遵守既定決策。
      例句:“宜遵成命,以彰聖孝”()。
  2. 現代語境

    • 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表達,如“公司高層堅持成命,未因抗議而改變決策”。

“成命”強調“既定性”,既可指天命、曆史規律,也可指具體的政令或決定。其核心用法圍繞“發布”與“撤銷”展開,常見于曆史文獻和正式文本。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挨肩疊足百巧成窮八口畢卓呆澀大媳婦電磁竈東門行遁化付度拊節高堂大廈構屯國功還淳賄雇毀宗僭肆燋燭節勞靜鞭吉祥天女開陳考據坑缸雷厲廉貧樓脊落泊絡縸驢心狗肺滅不過敏對南洋公學餒荏偏州蒲望佥憲戚眷屈柔沈郎腰石婦嗜好勢門室溫濕撾撾手版刷刨樹點樹冠酸腐台綱特表痌癏在抱脫悶文化宮吸儲邪木寫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