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藩服的意思、藩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藩服的解释

古九服之一。古代分王畿以外之地为九服。其封国区域离王畿最远的称“藩服”。《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又其(镇服)外方五百里曰藩服。” 贾公彦 疏:“言藩者,以其最在外为藩篱,故以藩为称。” 章炳麟 《封建考》:“八紘者镇服,八极者藩服,服皆五百里,两面则为千里。”后用以指藩国或藩臣。《后汉书·西羌传》:“ 夏后氏 末及 商 周 之际,或从侯伯征伐有功,天子爵之,以为藩服。”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愿陛下择宗室贤者,使摄储贰,以待皇嗣之生,退居藩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因归降故,荷大皇帝抚绥,裂土封之,永为藩服。”参见“ 九服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藩服”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解析:

一、地理与政治制度概念

  1. 九服制度中的最外层
    根据《周礼·夏官·职方氏》记载,古代将王畿以外的地区划分为九个层级(九服),其中“藩服”是离王畿最远的一层,距离王畿约2500里(单面五百里,两面合计千里)。其命名源于“藩篱”之意,象征边疆的屏障作用。

  2. 行政管辖范围
    藩服的区域多由封国或臣属部族管理,如《后汉书·西羌传》提到,夏商时期有功的部族会被封为藩服,承担戍边职责。


二、社会地位的引申含义

  1. 指代藩臣或附属国
    后引申为对中央政权称臣的诸侯国或边疆民族政权,如宋代苏轼的文献中以此指代臣服于中原王朝的政权。

  2. 比喻地位低下者
    在官场语境中,“藩服”也用于形容受制于上级、缺乏自主权的低级官员。如《说文解字注》解释其为“居藩屏之中,躬为朝廷之劳”的官员,强调其从属性和劳役性质。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周礼》《封建考》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藩服

藩服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藩”和“服”两个字组成。

藩(fān)是由“艹”和“反”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13个笔画。

服(fú)是由“月”和“我”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8个笔画。

藩服这个词的意思指的是封建时代拥有一定等级地位的大臣或贵族穿着的服饰。

藩服一词来源于古代中国,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中国被分为多个统治区域,称为藩国。藩服则是这些藩国的大臣或贵族穿着的特殊服饰,以示他们的地位和身份。

在繁体字中,“藩服”这个词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代汉字写法中,藩服的写法并无太大变化,依然是“藩”和“服”两个字,只是书写上有些许差异。

以下是一个关于藩服的例句:“古代藩服在宫廷中视作威严的象征。”

一些与藩服相关的组词有:藩臣、藩王、藩国。

与藩服意思相近的词语是朝服,都指封建时代贵族或官员所穿的礼仪服饰。

藩服的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应词汇,但可以理解为平民服饰。

别人正在浏览...

爱抚白半笔体碧湛湛蚕作长舌成典赐族打出手蛋类煅炼顿滞额定发财致富返攻飞丹佛顶珠府厅敷译膈臆官亲轨途韩杜黑狱合信洪辟见笑大方娇利矜愚饰智激使袀服据证科本羸钝连续报道镣鎌砻砻蛮猺面骨弭辔呕夷僻事谦恕峤路起拜窃盗诠简戎事上人山屋折便宜蛇黄神凤操水土岁课同心方胜颓残兔死凫举委移侮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