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仙韶院的意思、仙韶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仙韶院的解释

唐文宗 时,宫中乐工伶人所住之处。《旧唐书·文宗纪下》:“﹝ 开成 三年﹞己酉,改法曲为仙韶曲,仍以伶官所处为仙韶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仙韶院是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机构名称,特指唐代设立的掌管雅乐及宫廷宴乐的教习与演出的官方机构。其名称蕴含仙境般美妙音乐之意,体现了对宫廷艺术水准的极高追求。

一、机构性质与历史沿革

仙韶院隶属于唐代太常寺,是专司宫廷音乐舞蹈教习、创作与表演的管理机构。唐玄宗时期因重视乐舞发展而强化其职能,汇集了全国顶尖乐工与舞伎。宋代沿袭此制,仍设仙韶院掌管教坊乐。据《新唐书·百官志》载,太常寺下设的"仙韶院"与"梨园"并行,共同承担宫廷艺术活动。

二、职能与艺术特色

其核心职责包括:

  1. 雅乐传承:演习祭祀、朝会所用的正统雅乐,如《唐会要》所载"大祠祀皆用太常雅乐";
  2. 宴乐创编:为宫廷宴飨创作新曲目,尤以《霓裳羽衣曲》等融合胡乐与中原乐风的法曲闻名;
  3. 艺人培养:选拔训练乐伎,唐代诗人张籍《法曲歌》中"仙韶院伎新承泽"即指其培养体系。

三、文化影响与名称渊源

"仙韶"二字取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韶乐原为舜时雅乐,后引申为至美之乐。唐代以"仙"字修饰,既暗合玄宗崇尚道教的文化背景,亦凸显音乐超凡脱俗的意境。宋代《杨太真外传》更将仙韶院与杨贵妃《霓裳羽衣舞》的演绎直接关联,强化了其在宫廷艺术中的象征地位。

四、文献佐证

《汉语大词典》释"仙韶"为"唐代宫廷乐舞名",并引元代宋旡《唐宫》诗"仙韶一部选轻盈"佐证其艺术特质。《宋史·乐志》亦载南宋绍兴年间"复置仙韶院",印证其制度延续性。


参考资料来源

  1. 《新唐书·百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李昉《太平御览·乐部》(中华书局影印本)
  4. 《汉语大词典》"仙韶"词条(上海辞书出版社)
  5. 《宋史·乐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仙韶院”是唐代宫廷音乐机构,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唐文宗时期(827-840年在位)设立的宫廷乐工与伶人居住及演练的场所。根据《旧唐书》记载,开成三年(838年),唐文宗下令将“法曲”更名为“仙韶曲”,并将相关乐工居所定名为“仙韶院”。

二、名称解析

  1. “仙”:象征仙境,暗喻音乐超凡脱俗,如神仙之境;
  2. “韶”:源自上古舜帝时期的《韶》乐,代表高雅宫廷音乐;
  3. “院”:指官方机构或场所。 组合意为“演奏仙乐般高雅音乐的宫廷机构”。

三、职能与历史背景 仙韶院专司法曲(融合中原乐与西域乐的宫廷燕乐)的演奏与创新,是唐代音乐文化鼎盛的体现。其设立反映了唐文宗对雅乐的推崇,试图通过改制恢复礼乐传统。

四、文学象征意义 后世文学作品中常以“仙韶院”借代宫廷乐舞的华美,或比喻艺术氛围浓郁的环境。例如宋代诗词中可见用其形容乐舞场景。

扩展说明:
仙韶院与教坊、梨园等同属唐代音乐管理体系,但更侧重雅乐。其存续时间较短,随着唐末战乱逐渐消失,相关记载多见于《旧唐书》《新唐书》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碧鸦犀不辩菽麦逋悬嗤嗤筹谋穿窬之盗黛耜吊打地腹肺鱼丰将俸粮風臺羵首敷蘂盖棺改弦易张甘当观机而作观者如织归第鼓谏古心横杀后禄獾猪回歌艰深晦涩俭以养廉交萦九箴孔融口戏乐道忘饥烈马緑针猫猪马槊门钉溟池秾缛女顺配料强悍諐耗秦虢奇文瑰句劝农使煞认奢竞神断焘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妄见诬民洿染宪宪西洱邪造